東三省聯(lián)考都有哪三校
2021東三省三校聯(lián)合考試:遼寧省實驗中學、東北師大附中、哈爾濱師大附中。
相關(guān)資料: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High School Attached to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簡稱東北師大附中、東師附中,坐落于吉林省長春市,是吉林省重點中學。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創(chuàng)建于1950年,其前身可上溯到20世紀40年代的長春市第三中學和松北五省聯(lián)中。初名為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后易名吉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長春市第66中學等,1980年7月正式恢復(fù)校名為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2022年東北三省三校聯(lián)考試卷題難度怎么樣
難度很大。
東北三省作為有名的代表,聯(lián)考試卷難度真的很大,特別是一模二模的試卷難度更大。
東北三省三校的聯(lián)考將于3.4月份進行考試,有需要的可以關(guān)注一下學校有關(guān)的信息。
2009東北三省聯(lián)考
哈師大官網(wǎng)
2009年東北三省三校一模語文參考答案
1.A(B結(jié)—節(jié) C杖—仗 D消—銷 )
2.B(A項不合語境。“背道而馳”指朝著相反的方向走,比喻彼此方向、目標完全相反;應(yīng)改為“南轅北轍”,指心里想往南去,卻駕車往北走,比喻人的行動和目的相反。C“流露”強調(diào)自然而然地,無意識地顯露,應(yīng)改為“表露”。D“夸大其詞”意為夸大某種言辭,不能受“我的”修飾,應(yīng)去掉“的”或把“夸大其詞”改為“夸大之辭”)
3.C(A項成分殘缺,介詞結(jié)構(gòu)淹沒主語,“才使我”改為“我才”,B“這”指代不明;D項不合邏輯,“許多年輕人”和“所有同齡人”互換)
4.B(由⑤③確定B項)
5.A(過去的十年中,三氟化氮一直被當成是碳氟化合物的替代品。現(xiàn)在它作為活性氟原子源)
6.C(A對空氣進行取樣分析后,第一次證實;B大部分的氣體排放都在北半球;D普瑞瑟爾說,他沒有參加雷? 威斯團隊的研究)
7.B(A兩篇報告提供機會,利用機會行業(yè)人士可以規(guī)范他們的生產(chǎn);C三氟化氮并不屬于1997年簽署的《京都議定書》規(guī)定的六種溫室氣體;D無中生有)
8.B(白:陳述,引申為稟告)
9.A(④是為了便于考核官吏的措施,⑤是鄺野為君王著想,⑥是表明自己不能因病而不隨軍)
10.C(“后來為保護皇帝主動隨駕出征”錯,原文“振怒,令與戶部尚書王佐皆隨大營”)
參考譯文:
鄺野(Kuàng Yě),字孟質(zhì),宜章人。永樂九年進士,被授予監(jiān)察御史。明成祖在北京,有人上奏說南京金融制度被一些豪民破壞,明成祖派鄺野前往查訪。大家認為將要大興牢獄捕獲人犯,而鄺野只是抓獲幾個豪民就回來了。上奏皇帝道:“南京百姓聽到皇帝的命令非常震驚害怕,金融制度暢通了。”南京金融制度被破壞一事得到了整治。倭寇進犯遼東,有一百多個戍守海防的人失職,按照法律都應(yīng)該被處死。皇帝命令鄺野追究查辦,鄺野向皇帝陳說可以同情之處,皇帝為此寬恕了這些人。營造北京時,服勞役的有數(shù)萬人,皇帝命鄺野監(jiān)查管理,那些生病之人大多保住了性命。
永樂十六年有人說秦地百姓聚在一起圖謀不軌,提拔鄺野任陜西按察副使,皇帝授予他權(quán)力見機行事調(diào)兵剿滅。鄺野向皇帝稟告了誣陷之事,皇帝下詔書誅殺了誣告之人。宣德四年賑濟關(guān)中遭受饑荒的百姓。在陜西任職較久,執(zhí)行刑律、主持政事清明簡約。父親去世守孝結(jié)束,朝廷提拔他任應(yīng)天府尹。減免了當?shù)匕傩盏目辆桦s稅,征取的田稅全都參考幾種意見定出可行的辦法。
正統(tǒng)十年晉升為尚書。舊制筑城設(shè)衛(wèi)的地方,自百戶以下當替換的人,一定要到京城去考試,由于路遠而自己不能籌足路費的,一輩子不能得到替換。鄺野向朝廷請示這些人到各自的都司處考試,讓每個人都得到便利。瓦剌也先勢力強大,鄺野向朝廷請示做好防備,又和朝廷大臣商議防備方略,請求增加大同的駐軍,挑選有智謀的大臣巡視西北邊務(wù)。不久又請求免除駐守京城的士兵修筑京城的勞役,使他們得到休養(yǎng)來準備事情急迫時可以及時調(diào)用,當時朝廷沒能采用。
也先進犯,宦官王振主張皇帝親征,不與朝廷大臣商議可否。詔書下達,鄺野上疏道:“也先進犯,派一個邊將足夠控制局面。陛下是國家的主人,為什么不重視自己。”皇帝沒有聽從。隨從帝王的車駕出關(guān)之后,力請皇帝回朝。王振十分憤怒,命令他與戶部尚書王佐一同隨皇帝大營出行。鄺野在行軍途中掉下馬來幾乎摔死,有人勸他留在懷來城就醫(yī)。鄺野道:“皇帝親自出征,怎么能借口生病按自己意思行動呢?”車馬駐扎在宣府,朱勇戰(zhàn)死。鄺野請求快速起駕入關(guān),派出重兵作為殿后。沒有得到回復(fù)。再一次到皇帝處上奏請求班師。王振大怒道:“腐儒怎么知道行軍用兵之事,再講處以死罪!”鄺野道:“我替社稷百姓出言,何懼死罪?”王振命令身邊的侍衛(wèi)將他扶出大帳。鄺野與佐相對在帳中哭泣。第二天,明軍戰(zhàn)敗,鄺野被殺死,時年六十五歲。
鄺野為人勤勞廉潔正直謹慎,非常孝順。他的父親鄺子輔做句容教官,教育鄺野甚嚴格。鄺野在陜西做官時間很長,想見一見自己的父親,于是想請父親任鄉(xiāng)試的考官。父親很憤怒:“兒子做憲司(提點刑獄司),而父親做考官,怎么可以防閑?”急忙寄去書信責備他。鄺野曾經(jīng)寄給父親一件衣服,父親又回信責備道:“你掌管法律,應(yīng)當洗雪冤案、解決長期積壓的案件,而不要有愧于你的官職,從哪里得到這件衣服,竟然用它來玷污我。”封好之后交還給他。鄺野拿著書信跪著誦讀,哭泣接受父親的教誨。景泰初年,朝廷贈與鄺野少保一職,讓他的兒子鄺儀為主事。成化初年,朝廷賜予謚號為忠肅。
11、(1)不久又請求免除駐守京城的士兵修筑京城的勞役,使他們得到休養(yǎng)來準備事情急迫時可以及時調(diào)用, 當時朝廷沒能采用。(“尋”“休息”“緩急”各1分,句意2分)
(2)你掌管法律,應(yīng)當洗雪冤案、解決長期積壓的案件,而不要有愧于你的官職,從哪里得到這件衣服,竟然用它來玷污我。(“洗冤釋滯”“何以”“乃”各1分,句意2分)
12.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