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被逼的走投無路,我也不想去試管嬰兒。
自然的受孕誰不想呢?可當幾年沒動靜,婆家里冷嘲熱諷的眼神,鄰里的竊竊私語,當去醫院檢查之后,被告知是老公弱精,一切雖然沉冤得雪,但風暴卻在后面醞釀蓄勢待發,既然如此去做試管吧,錢是小事無后為大。
對于試管,其實心理的痛苦遠比肉體來的要沉重的多。
12年打算要孩子,到17年,終于懷上了,過程心酸但也是一個自我的成長吧,被逼無奈只能硬著頭皮往下走。
開始的時候就比較隨遇而安的碰運氣,到2013年,身邊的朋友都陸陸續續抱上孩子了,醫院檢查發現是老公弱精,考慮比較難懷孕,我們決定走上試管這條路。最初幾次都被醫生退回來了,醫生說我們的情況不算太差,可以自然懷孕。
當時在北京比較有名的公立醫院,做B超,基本上就是前面的人在做,后面的人就脫了褲子在那兒等著。護士報促卵的數,大家都能聽見,別人報六七個,我就三四個。怎么會這么少?
2013年12月進入周期,12月24號移植,到1月4號判定,如流水線般的流程,就這樣結束了。結果是取四配二,移植了兩個,移植后生化。其實胚胎著床了,但指標很低,就相當于扎根了,卻沒有生長。
我和老公沒有抱頭痛哭,但這次失敗對我打擊非常大。我一度以為懷不上主要是因為老公弱精,我月經特別準時,而且當時覺得自己年輕,也不是困難戶,只要去做,就能成。但做后才知道,還要看amh、FSH值,我做的時候,卵巢功能已經開始衰退了。
每次見到醫生想多問幾句話,都像增加了對方多大的負擔。移植生化以后,我特別迷茫的問主治醫生,怎么辦?她輕描淡寫的回復我,下個月換個方案再試。多的話也不容你再討論了。
這時候是特別考驗心理的承受能力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挺住,最終到17年懷上寶寶,中間的過程很是心酸,其實我覺著在這期間打針什么的其實都是能接收的,但是最無法接受的就是一次次的希望變成失望,有很多就是因為做了幾次沒信心就再也不做了。
試管到底是身體還是心理更痛苦?
一般來說試管的治療周期是2-3個月,這期間會遇到很繁瑣的各種檢查流程,身體這個時候確實會比較透支,至于手術上的痛苦,現在都會打麻藥所以一般是能接受的,而做試管真正要面對的就是治療失敗之后家庭的壓力,還有就是自身的心理壓力還有情緒上面的煎熬。
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多跟一些一起做試管的媽媽們多交流,互相打氣,更多的時候好好的和丈夫溝通,不要讓家人給予太多的壓力,堅持總會成功,上帝關上了一扇門,但是醫學的進步卻為你打開了另一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