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是應屆畢業生

5424

什么是應屆畢業生?

應屆生,主要指大學畢業生,應屆畢業生是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

應屆畢業生分為以下兩種:

1、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處于實習或待業狀態的;

2、已經拿到畢業證,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在擇業期內。

所以,應屆生不僅僅是指專科大三或本科大四的學生。

只要是在擇業期(國家規定為2年,部分地區3年)內,你的檔案、黨團關系等依然保留在畢業學校或各級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都按照應屆畢業生對待。

優勢:

1、戶口優勢。

多數城市為引進人才,甚至提出應屆生可直接落戶,而非應屆生想要在一二線城市落戶只能通過更多的途徑。而戶口恰恰又決定了你買房、子女教育等問題(雖然剛畢業的你,可能成家立業還有點早)。

2、考試資格優勢。

大家應該了解,國考、省考等招聘考試,很多職位只有應屆生可以報考。

尤其是公務員,在每一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都有許多職位專門限定“應屆生”報考,我們都知道考試的競爭壓力有多大,多一個條件限制,就能減少很多競爭對手。

所以應屆生這個身份非常寶貴,大家一定要利用好。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應屆畢業生

應屆生是什么意思?

應屆畢業生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即將畢業或者已經畢業學生。簡單地說,學生在大學的最后一年,就是應屆畢業生。

2021年5月13日,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總規模909萬,同比增加35萬。2020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874萬人。

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為做好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2020年12月,教育部宣布推出“組合拳”。各地機關、國企、事業單位今明兩年空缺崗位主要招收應屆畢業生,各地要擴大地方性基層就業項目規模和科研助理招錄規模,明年起,“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逐步增至8000人 

什么叫應屆生?

應屆生是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主要指大學畢業生。在一些企業(校園招聘)及公務員考試中限招收應屆畢業生,同時應屆畢業生在另一方面意味著經驗欠缺。
應、往屆生(高中畢業生)在報考大學時一視同仁,但往屆生不能享受政策性加分和保送,不能報考公安部隊及軍事院校等。在分數相同的情況下,高校會優先錄取應屆生。畢業前需要工作的應屆生,需手持《畢業生推薦表》、成績單及三方協議尋找工作,畢業后取得報到證方可在就業所在地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