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的準備工作
1、雌龜產卵前,會四處選擇合適的位置開始挖穴。通常動作是,前肢固定身體,后肢輪換挖沙,尾巴幫助掃沙,頭頸前傾并時時注意周遭動靜。
洞穴挖好即開始產卵,產完一枚卵即用后肢把穴內卵排好,產完卵即掩蓋洞穴。用后肢將沙扒入穴內,用身體后半部的重力壓實穴口,并扒平穴的周遭,然后離開。大多數龜種無護卵行為。
2、在龜的產卵季節(jié)來臨之前,要提前清除產卵場的雜草、樹枝、爛葉,將板結的沙地翻松整平。
最好在沙池周遭種植一些遮陽植物或花卉,使龜有一個安靜、隱蔽、近似自然的產卵環(huán)境。
3、消毒殺滅房中有害昆蟲,檢查孵化箱、蛭石、沙土是否準備好,溫度計、濕度計、海綿等用具是否配備。
4、產卵場所和孵化間均要防止鼠、蛇、貓等動物進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由于雌龜產卵多在凌晨、傍晚及夜間,也有極少數在中午。產卵時,需保證環(huán)境安靜,除收集卵外,盡量少進入產卵場所,以免驚擾龜只。
二、龜卵的收集工作
1、取卵時間宜在早上6-8時,取卵前先根據龜爪和腹板達到痕跡,找出產卵的地方,也可用五指輕輕插入沙中,當手感覺到有物時,輕輕扒開沙土。
最好不要立即取卵,由于當天產的龜卵就進行移動,會對龜卵有一定的影響。所以,發(fā)現卵后,應在沙上插上標簽,待第2天再取。
2、取卵時應輕輕捧起,卵取出后宜平放。若卵中央有白色圓環(huán)或白斑,則是受精卵,否則是未受精的卵。
將受精卵表明時間,便于日后計算龜的出殼時間。卵取完后,將沙土整平,使龜可再次產卵。
求醫(yī)問藥請加微信:
gfee3211
龜龜生病|飼養(yǎng)難題|歡迎咨詢
三、龜龜的胚胎發(fā)育
龜的胚胎發(fā)育可分為6個時期︰母體內發(fā)育時期、神經胚時期、卵黃囊血管區(qū)時期、胎膜和形態(tài)建成時期、骨化時期和孵出時期。
1、母體內發(fā)育時期:龜卵在產下來前已在母體的輸卵管中經過了卵裂、囊胚、直至原腸等發(fā)育階段。產后24小時的龜胚中央部分,外表清亮和半透明,稱為明區(qū)。沿著胚盤周邊致密的表面層變薄,這中央加濃地方開始呈圓形,后來呈卵圓形,稱胚盾。
2、神經胚時期:孵育的第3天,隨著胚胎的增長,胚盾表面出現兩個平行的神經褶,當第一對體節(jié)分化出來時,神經褶在這一階段由頸部到身體的后端內部都已愈合,形成神經管。
3、卵黃囊血管區(qū)時期:孵育第5天,胚體已清楚可見,全體呈乳白色,頭尾分明,有鮮紅色的毛細血管。到孵育的第7天,頭微向右側扭轉。眼、前肢的原基已形成,體節(jié)增多,尾芽出現。
4、胎膜和形態(tài)建成時期:孵育的第9天,胚體明顯增大,心臟原基形成,尾從軀干部分離出來。這時期的胚胎出現一個顯著特點︰胎膜和胚胎器官形成,出現胚外器官,稱尾尿囊,它是胚胎呼吸的重要器官,也是胚胎排泄廢物的儲藏場所。孵育第11-13天,胚體顯著增大,眼球的色素增多,心臟已建成,血液循環(huán)已建立,尾變得細長,肺己分成葉狀,胚體向腹面彎曲,頭尾幾乎相接。
5、骨化時期:孵育的第15-19天,出現椎弓和椎體、背甲原基已發(fā)育為透明的膜狀。胚胎的頭、頸、軀干、尾、四肢五部分界限分明。前后肢已分化,腹甲也隱約可見。孵育第21-27天,頸部細長,前后肢增粗。眼與頭的增長相對縮小,背甲盾片清晰可數。孵育第30-35天,心臟已經看不見,頸部更加清楚地從軀干部分離出來,口已張開。至此,新生命的內部器官已完善,卵殼龜裂變軟,變脆。
6、孵出時期:孵育的第38-44天,胚體成倍增加體重。胚體的眼瞼活動自如,頭部已能靈活轉動,四肢表面覆以角質鱗片,尿囊開始萎縮。卵黃囊縮小到最小程度。
龜的頭部朝向卵的大端,兩前肢彎曲在平肩處,稚龜即將出世。孵育的第45-48天,稚龜用頭或前肢將卵頂破,稚龜在大氣中的呼吸循環(huán)正式開始,破殼后經8-48小時,稚龜便可從殼中自行爬出,稚龜破殼后,羊水干涸,卵黃囊全部縮人體內。
四、孵化的注意事項
1、選擇大小合適的木箱、陶缸、整理箱或者孵化箱,以防龜卵排列過于密集,造成相互間的干擾。
2、龜龜孵化時間的長短,和溫度有直接的關系,一般保持在29-30℃。若溫度不夠,則應適當的加溫,并使用質量優(yōu)良的溫控器以確保溫度恒定。記得要將測溫器埋在土里較深處,否則土表有29℃,而龜卵的位置可能只有28℃。
3、要保持墊材的濕度,但不可以積水,也就是須要有一個溫、濕,且透氣的環(huán)境。每天再視墊材干濕程度,適量的噴水。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保持耐性,千萬不要手賤一直去翻動龜卵。以上種種,就是成功孵化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