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健康的胚胎移植后也可能以連續失敗告終。反復移植失敗,對助孕性身體以及心理上的傷害都不言而喻。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其中就牽扯到一個關鍵的“種植窗”概念——在月經周期里,子宮內膜可以接受胚胎的時期被形象地稱為“種植窗”。
為什么移植好胚胎仍會著床失敗?
試管嬰兒的成功不僅需要優質“種子”—胚胎,還要有良好的“土壤”—子宮內膜環境。胚胎質量決定種子質量好不好,而子宮內膜容受性決定種子能不能扎根。對于反復種植失敗患者而言,若是移植一個“好”胚胎仍發生胚胎著床失敗或胚胎反復移植失敗的情況,那很有可能是沒能在子宮內膜較佳容受期進行胚胎移植。研究表明,臨床上反復種植失敗約有2/3是子宮內膜容受性欠佳引起的。
什么是ERT?
子宮內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系指子宮內膜允許胚胎著床的接受狀態,這種狀態的持續時間稱為“種植窗”(window of implantation) ,此期代表內膜容受性達到較高。
一般認為種植窗可能存在于正常月經周期的第 19-24天,或自然周期黃體生成素峰后第 7 天(LH+7)/激素替代周期添加孕激素第5天(P+5)。
在“種植窗”移植同步發育的胚胎,是移植成功的前提。然而,每個助孕性的“種植窗”其實并不完全一致,約有25.9%至40%助孕性的種植窗與常規時間相比發生提前或推后,按照常規的移植方案,無法準確在種植窗植入胚胎,從而導致植入失敗。此外,種植窗時間長短也存在個體化差異,即每位助孕性的種植窗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著特異性,精準定位助孕性種植窗口則顯得更加必要。
適用人群:IVF-ET人群,尤其是反復移植失敗等人群
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流程
1.周期類型選擇
根據病人情況選擇自然周期或者激素替代周期
2.內膜組織活檢
在理論窗口期或者胚胎移植時間活檢內膜組織,如,在激素替代周期中,可以在P+5活
檢。在自然周期中,可以在LH+7活檢。或者,排卵后5天或D5胚胎形成時期活
3.活檢樣本收集
將活檢樣本放入所提供的樣本保存液,上下顛倒保存管10次,確保活檢樣本浸入保存液中,在采集管.上標記樣本信息,填寫相應的送檢單及知情同意書
4.活檢樣本保存
放入保存液的樣本在-80°C~-20°C可以長期保存
5.活檢樣本寄送
活檢樣本使用冰袋運輸,寄送樣本附帶填寫完全的送檢單及知情同意書
6.檢測報告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