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小孩子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就是孩子生下來以后其實只是一個開始,更艱辛的是后面的成長養育過程,家長們要學習了解不少知識。比如說:小兒輪狀病毒和普通腹瀉有什么區別呢?本文就為大家帶來小兒輪狀病毒和普通腹瀉區別匯總,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清楚吧。
小兒輪狀病毒和普通腹瀉區別匯總
1.小兒輪狀病毒和普通腹瀉有一定的區別。輪狀病毒一般是急性發作,表現為水樣便、噴出性,導致發熱、惡心、嘔吐,病程比較長。普通腹瀉腹瀉一般是漸進的,不會導致嚴重腹瀉、發熱等癥狀,但具體病程因人而異。輪狀病毒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可通過糞便和消化道傳播,但普通腹瀉不具有傳染性,可能是感冒或消化不良的癥狀。所以兩種腹瀉不同,治療方案也不同。要分清腹瀉的類型,然后對癥治療。
2.小兒輪狀病毒感染常發生在秋季,故又稱小兒秋季腹瀉,而普通腹瀉可發生在任何季節,沒有典型的高峰期。此外,兩者在病因、表現和預后上也有一些不同,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區分:
(1)病因: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是由輪狀病毒侵入人體引起的。普通腹瀉多由腹寒或飲食不當引起,病原體為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
(2)表現:小兒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有大量黃色水樣便。由于病毒入侵常伴有發熱癥狀,糞便中的輪狀病毒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給他人。普通腹瀉一般表現為水樣便,常伴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不具有傳染性。由于體內水分大量流失,患者常伴有尿量減少、精神萎靡等水電解質紊亂癥狀。
(3)預后:小兒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是自限性的,幾天內可逐漸自愈。普通腹瀉自愈時間相對較快,大部分可在當天或第二天明顯好轉。
如果腹瀉長時間沒有緩解,患者大便呈黃色水樣,初步考慮是小兒輪狀病毒感染。家屬可以督促孩子適量飲水,必要時去醫院治療,主要以補液治療和對癥治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