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孕?還是要再接再厲?“我是一個成熟的助孕人,我想擁有全世界:熱烈的愛情、親密的朋友、有挑戰性的工作、充滿異文化的旅行,還有,我想要有小孩。但這沒我想象中的容易。一開始,我沒懷孕,然后我懷孕了,但兩個胚胎相繼流掉。我試著倒立讓受精卵著床,但沒有用。較后我接受做試管嬰兒,當身邊所有助孕人的肚子都吹氣般地鼓起來時,唯獨我的還是沒有動靜。我是失敗已經接管了一切,我所擁有的好像慢慢從指縫中流失,直到一個奇異的事件發生扭轉了我整個向下墜的命運……”
這段話來自荷蘭助孕子茱迪絲·耶特林德寫的一本小書《我想要個孩子》。大家都知道不孕不育的存在,但誰都不會把它和自己聯系在一起,直到不得不承認這種聯系存在的那一刻。
從正視自己難以自然懷孕的事實,到接受漫長且并非百分百成功的治療,到擁有屬于自己的孩子,這中間的路程,何以堅持?
我也有一個年輕母親的故事想要告訴你。
我一定要試一次!
2008年11月的助孕,左左和右右一前一后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是一對結實的小兄弟,名字是左左媽一早就取好的,因為她希望“他們長大后就是我的左右手”。
懷抱新生兒的喜悅,是不是可以讓曾經的坎坷艱辛煙消云散?
一對來之不易的寶貝。
2003年,在一次偶然的檢查中,還是姑娘的左左媽被查出體內長有畸胎瘤。因為情況緊急,她被推上手術臺,摘除畸胎瘤的同時,也失去了一個卵巢。
2006年,左左媽結婚了。左左爸通情達理,不以孩子為意。左左媽卻決定:生一個孩子,“我要證明我可以,我要給我老公一個完整的家庭!”
下定決心之后,就是漫長的跑**的過程。
醫生的比較好的個方案,是通過檢測卵泡以確定排卵期,同時采用中藥灌腸,嘗試自然懷孕。監測不累,累的是左左媽助孕三天兩頭到**報到、排隊、做檢查。3個月之后,結果在意料之中:失敗。
醫生的第二個方案,是采用人工授精。1個月后還是沒有成功。同時醫生發現,左左媽的卵巢上長有囊腫,正壓迫著卵巢。
“試管”嬰兒成為較后的希望。
左左媽之前聽過很多有關“試管”嬰兒的傳說,中心思想只有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特別是對于助孕性來說。
雖然試管嬰兒技術在1944年就開始了嘗試,1978年就誕生了比較好的個“試管”嬰兒,但技術的發展與更新,并未解決助孕性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壓力。大量抽**子時的痛,是對意志力極大的考驗,助孕性的卵子是有限的,大量抽**子還意味著提早結束青春,而即便做了這一切,現代醫學技術也不能保證有百分百的成功率。有研究顯示,首次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只有40%左右,而且試管成功率還會逐次降低。
如何面對?左左媽說:“我一定要試一次!這是我的態度。”
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
決定接受IVF后,左左媽沒有像別人那樣,四處打聽尋找名醫,而是隨遇而安。在手術前,她和左左爸一起接受了詳細的全身檢查。
因為左左媽是O型血,醫生要求她和左左爸一起做血液測試。沒想到正是這個時候,左左媽被查出她的血型為非常少見的RH陰性O型血。這讓她的懷孕風險又增加了——因為她是RH陰性O型血,所以她只有一次機會。如果第二次懷孕的話,很可能發生溶血現象,母親與胎兒都有危險。
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一個困難接著一個困難,一座高山之外還有一座高山。什么時候才能到達終點?
年邁的父母不了解情況,常常疑惑為什么看醫生看了這么久還沒懷孕。左左爸那時因為工作關系,不常在家。所有困難,只能一個人扛。有時走在**外的馬路上,耀眼的日光之下,左左媽卻四顧茫然,無力感油然而生。好在她天性樂觀,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她就會咬牙堅持,然后,“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
全身檢查之后,左左媽首先做的,是接受宮腔鏡手術,進行囊腫穿刺,使卵巢不再受到壓迫,可以生長出健康的卵子。手術沒有上麻藥,鉆心的疼痛只能生生忍住。
然后進行卵泡檢測。幾天之后,醫生給左左媽打了促排卵針。
抽卵子的疼,之前左左媽也聽說過好多次,但是輪到自己才真正體會到那是怎樣的一種痛。這種疼痛已無法用語言來直接形容,左左媽說:“如果沒想清楚,沒有毅然決然的要生孩子的決心,不要做。”因為考慮到她只有一個卵巢,醫生一共抽取了9個卵子。
幾天后,左左媽再次來到**。醫生對她說,受精卵非常健康,質量,“非常漂亮”,讓她去看照片。那時,她正遵照醫生的囑咐憋尿憋得難受,草草看了一眼了事。幾分鐘后,醫生將較健康的兩個受精卵植入到她的體內。她在病床上,按例平躺20分鐘,她想:一個階段結束了,自己將面對的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果?
“從較初嘗試自然懷孕開始,整個過程中,每次都會聽到負面消息,到較后,真的,都麻木了,就想著順其自然吧。”醫生讓她多多休息,多多臥床,她卻還是跑東跑西地工作。
15天后,當她再次來到**,聽到醫生宣布,兩個受精卵全部成功著床,她已經懷孕,而且懷的是時,心內澄凈。
醫生說:“一個孩子是你的,另一個孩子是老天送給你的。”
從失敗到成功懷孕,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
這只是個開始!
懷孕不到一個月,左左媽就進了**。
她的妊娠反應來得很早,非常猛烈,天天吐得昏天黑地,連喝口水都要吐。實在支撐不下去了,到**一檢查,尿酮體4個+,簡直要中助孕了。
進**沒多久,左左媽見紅了,有血塊流出。左左媽見狀,心里一聲“完了”,而她的媽媽當場淚下。年輕的醫生見了,都不敢給左左媽進行陰道檢查,只是一遍遍一批批地來問情況。左左媽那個時候已經昏昏沉沉,也不知道自己都說了些什么。隔壁病床的病人見不停有醫生來問,悄悄問左左媽:“你是不是得了很嚴重的病?”
終于,專家來確診,胎兒很健康,沒事。
在**住了8天,身體恢復正常。可是,回家沒多長時間,孕吐卷土重來,再進**。
笑她懷孕的頭三個月,簡直就是在**里度過的。她也笑:沒錯,就是在**過的。而且,除了天天打黃體酮保胎,開始是助孕4次,后來是助孕2次,每個月她還要去檢測有沒有發生融血。
一步走一步險。
那剩下的6個月呢?“和其他孕婦一樣啊!”左左媽輕描淡寫。也許是經歷的困難太多了,她已經學會處變不驚。大量的休息,適當地運動,均衡的營養……她甚至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特別的,大概就是當別的孕婦可以跟丈夫撒嬌時,她更多的是自己排解,繡了一幅又一幅十字繡以打發漫漫長日。
懷孕時的她,極瘦,似乎營養全給肚子里的那雙寶貝給吸收了。
好不容易懷孕滿35周,醫生鑒于通常早產而且左左媽情況特殊,立即叮囑她住院。因為**床位緊張,左左媽直接住進了產房,家人不能進,只能在外面守候。
每天,左左媽吃著病號飯,聽著其他產婦的叫聲,卻也睡得著吃得下。直到左左媽懷孕36周,兩個胎兒都達到了單胎的標準,而**正好有RH陰性O型血的備血,左左媽被推進手術室,剖腹產下兩個寶寶,一個重2700克,一個重27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