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運動方式,很多年級小的小朋友都會跳。而且跳繩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對身體的好處是很多的。那么。跳繩怎么跳?本文就贈你跳繩的正確方法與技巧,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清楚吧。
跳繩的正確方法與技巧
(1)跳繩作為一種可以燃燒脂肪、鍛煉耐力、增強肌肉力量、增強肺活量的有氧運動,近年來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跳繩看似簡單,其實并不容易,需要一定的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跳繩訓練不需要太大空間,不受天氣影響。也可以在家里或空地上開始。與跑步相比,跳繩訓練可以在燃燒脂肪的同時防止肌肉流失,訓練后身體會繼續燃燒脂肪,有助于塑造優秀的身材。但是,堅持正確的跳繩訓練,確實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但如果跳躍時間短,持續的頻率低,燃脂效率也很有限。而且,如果“姿勢”不對,甚至會影響自己的健康。
(2)跳繩的正確方法與技巧
1.不要跳得太高
一些初學者往往跳得太高,導致下落距離更長。如果長時間出現這種情況,由于落地瞬間沖擊力大,踝關節會受到損傷。跳繩不是跳高,高度要在3~5 cm。
2.受力不均
一般情況下,跳繩時兩腿發力均勻,但有些花樣跳繩,比如雙腳交替,可能會導致受力不均,受傷。建議初學者先用腳跳,熟練掌握后再嘗試其他花式跳法。
3.弄傷膝蓋
如果你的腿伸得太直,膝蓋缺乏緩沖角度,也會造成傷害。跳繩時要保持膝關節自然彎曲,不必刻意伸直。
4.不要故意抬腿
有些人跳繩的時候會把腿往后靠,以為腿越高越好,但事實并非如此。在擺動后腿的跳躍方式中,通常腳跟先著地,會失去利用足弓的緩沖保護膝關節的作用。
5.場地選擇
跳繩和跑步差不多。盡量不要在水泥地面、瓷磚、大理石地面上訓練。最好在硬度適中的草坪、木地板或橡膠操場上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