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腦供血不足有哪些癥狀和表現大腦供血不足要如何調理

5424

腦供血不足在我國是一個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百分之八十有腦供血不足的問題,六十歲以上的人群中有百分之七十的病人也有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而此病也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如果此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則容易出現腦梗死,甚至容易導致癡呆。那么,大腦供血不足有哪些癥狀和表現?大腦供血不足要如何調理?.

大腦供血不足有哪些癥狀和表現?

1、經常出現面麻、唇麻以及一側肢體發麻
大腦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是神經系統最高級的組成部分,如果大腦的血液不能得到充分的供應,勢必會導致神經系統受到影響,最容易影響的就是感覺神經。感覺神經受影響后,臉部會出現發麻的的情況,有時肢體也會發麻;還有的人眼睛看不清楚東西,甚至失明,那是因為視覺神經受到的影響,還有人會出現眩暈、耳鳴等等癥狀,都是因為腦供血不足導致神經系統受到影響。
2、突然嘴歪,流口涎
除了感覺神經受到影響,運動神經也會受干擾。最常見的就是一些行為動作的失常,例如常見的表現如突然嘴歪,流口涎,說話困難,吐字不清,失語或語不達意,吞咽困難,一側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持物跌落,走路不穩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現肢體痙攣或跳動。
3、精神意識異常
如總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不是過度疲勞所致,而是腦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也有的人表現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些變化,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為多語急躁;有的可以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或智力衰退,甚至喪失了正常的判斷力,這些都與腦供血不足有關。
4、短暫的意識喪失
整個皮層短時間內迅速缺血,導致短暫的意識喪失,比如暈厥,大腦供血突然減少后會有暈厥發生。
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大腦供血不足在醫學上可能有短暫性的腦缺血發作,與頸內動脈系統支配的前循環,以及椎間動脈系統支配的后循環有很大關系,比如局部小血管導致的供血不足可以表現為局部肢體無力,或感覺異常、發麻。
6、對側肢體癱瘓
頸內動脈系統等較大血管引起的供血不足,有特殊的癥狀和體征,比如眼動脈交叉癱,即一只眼睛黑蒙以及對側肢體無力,而Horner征交叉癱是一側眼睛眼瞼下垂、瞳孔縮小,另一側肢體癱瘓。
7、頭暈、記憶不好
后循環系統供血不足,會出現突然的跌倒發作,以及突然記憶不好,叫短暫性全面性遺忘,頭暈、雙眼視物模糊都會提示后循環血管供血不足的癥狀。
大腦供血不足要如何調理?
1、改變飲食習慣

減少豬肉、牛肉等紅肉攝入,多食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及魚肉等富含高質量蛋白質的食物,攝入不飽和脂肪酸等。
2、改變生活習慣
保持健康作息時間,避免熬夜、勞累等不良作息習慣,早睡早起。在醫生的指導下,多進行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等,量力而行,每日堅持。戒煙、戒酒等,避免久坐,勞逸結合。
3、保持心態平和
增加社交,改善心情,多與家人朋友進行交流,排解不良情緒。
4、治療原發病和慢性病
患者還需要注意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椎動脈型頸椎病導致的腦供血不足需積極治療頸椎病;心臟衰竭導致的腦供血不足需要積極改善心衰狀況等。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原發疾病也十分重要。
5、避免熬夜
腦供血不足其實和不規律的生活習慣有關,長期熬夜的人容易有腦供血不足的問題。病人需要早睡早起,最好可以在每天晚上十點半左右就睡覺。避免熬夜才可以改善心腦血管。
6、做到戒煙戒酒
抽煙喝酒是壞習慣,容易加劇腦血管病變,已經確診腦供血不足的病人需要改變抽煙喝酒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