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生嬰兒護理百科全書(寶寶入睡難父母該怎么辦)

5424

孩子的入睡問題,令很多新手家長感到非常頭痛,特別是剛剛出生的寶寶,可能白天沾了枕頭就秒睡,但是到了晚上,卻非常難哄睡著。

趙先生的孩子就是這種情況,他家寶寶現在4個月,每天晚上哄孩子睡覺和打仗一樣,有時候還得全家人一起上陣才能招架住。

所以趙先生一家為孩子入睡難感到煩惱,因為現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最少要三個人才能完成。

一個人抱著孩子,另外兩個人配合著,又是唱搖籃曲,又是拿塑料袋逗孩子,并且制造出一些適合孩子入睡的聲音與氛圍,孩子才能入睡,而且每天晚上都重復著這樣的“排場”,因此令家長疲憊不堪。

那么趙先生家的這種情況,想必很多父母看到后,都感到非常的熟悉,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可能大家每天晚上也在為哄孩子睡覺,想盡各種辦法。

當然,很多家長也希望可以找到解決辦法,但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因為他們并不知道自家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入睡難的情況。

01寶寶為什么入睡難?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這本書中曾經提到,三歲以下寶寶入睡困難,需要別人哄著才能入睡的原因,主要是由外在環境,個人習慣等因素造成的。

這也意味著家長們,需要了解不同層面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1)環境因素

環境對于寶寶的入睡難易程度是有一定影響的,這得從幾個不同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孩子出生后,其外在溫度以及濕度,與子宮內的溫度和濕度有很大區別。通常子宮內的溫度會略高一些,而且孩子一直是被羊水所包圍著的,所以濕度也非常大。

這就使得孩子出生后,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如果再加上遇到較為寒冷的天氣,以及較為干燥的空氣,就很容易讓孩子感到很不舒服,從而對入睡狀態造成一定的影響。

其次,臥室環境對孩子的入睡難易程度,也是有著影響的。例如很多家長為了方便晚上起夜或者喂奶,會在屋里留一盞小燈,那么燈光的亮度,對孩子入睡是有影響的。

而且很多寶寶的睡覺時間會比家長要早上一些,那么家人的聲音,以及外界的聲音,都會使孩子入睡變得比較困難。

2)習慣因素

想必大家都有聽過21天養成一個習慣這個道理,所以孩子入睡困難,也不一定是一天兩天就變成這樣的,往往是一些不好的習慣,使得孩子變成了入睡比較困難的寶寶。

雖然婦產科醫生陳寶英在《新生兒嬰兒護理百科全書》中提到,剛出生的寶寶睡眠時間,應該達到每天12-16個小時。

但如果家長讓孩子在白天,已經有了較長時間的睡眠,那么孩子到了夜間時,入睡就會比較困難了。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家長想盡一切辦法哄孩子入睡,孩子也是很難擁有較長的睡眠時間,往往會在半夜哭鬧著醒來,因此也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痛。

那么有的家長,雖然不會讓孩子在白天睡過長的時間,但是對孩子卻非常寵愛,時時刻刻都會抱著孩子,就連孩子睡覺也都是抱著的。

如果孩子一旦養成了習慣,就必須要家長抱著才能睡覺,久而久之,也會變成了一個入睡比較困難的寶寶,經常需要家長的各種哄逗才能慢慢睡著,就像趙先生家的孩子一樣。

3)身體因素

有的寶寶之所以入睡比較困難,是因為才吃完比較多的東西,所以胃部還處于滿負荷狀態,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是很難擁有睡意的。

要知道剛剛出生的寶寶,消化系統還比較脆弱,如果在睡前吃得太飽的話,不僅難以達到深睡眠,而且也會因為腸胃一直工作,導致大腦接收不到需要休息的信號,就會一直不想睡覺。

除此之外,如果睡前給孩子吃得太飽,還容易增加孩子的腸胃負擔,久而久之,可能還會導致寶寶出現消化不良,或者積食的癥狀,那么也是會間接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的。

02寶寶入睡難父母該怎么解決?最實用的哄睡技巧,別告訴我你還不知道

家長們在了解了孩子入睡難的原因后,再去解決孩子的入睡問題,就會變得比較輕松,因為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癥下藥”,讓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No1、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孩子對于睡眠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嬰幼兒睡眠全書》這本書中,作者建議家長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較為良好的睡眠環境。

首先,家長需要將屋內的溫度調節至最佳,通常26攝氏度左右,是比較適合寶寶入睡的溫度。

與此同時,家長也要做好房間的隔音措施。例如有的家庭是臨街的房子,那么不妨將孩子的睡覺場所,轉移到遠離喧囂的房間。此外,光線的處理也很重要,盡量不要讓光線對孩子的入睡造成影響。

家長可以適當的對嬰兒床進行布置,例如在嬰兒床上,多多放置一些枕頭和靠枕,讓孩子有一種重新回到子宮中的感覺。那么在這種熟悉的感覺之下,往往能夠讓孩子更好的入睡。

No2、盡量讓孩子自己睡

因為家長抱著哄孩子,不利于孩子自己入睡,所以應該逐漸的改正這個習慣,讓孩子獨自躺在床上入睡。

家長們不妨可以借助一些外力,例如孩子睡在搖搖床里,通過輕微的搖動,使孩子產生一些睡意。

那么這種輕微搖晃的感覺,再加上身上柔軟的布料刺激,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回到子宮的感覺。

如果孩子出現哭鬧,家長可以先檢查孩子的身體,如果沒有問題,可以輕輕拍拍寶寶,別說話,有的寶寶很快也會入睡。

其實,寶寶只是想確認一些媽媽有沒有在身邊,當得到回應時,寶寶也會繼續睡覺的。

如果家長一看見寶寶哭,就立刻抱起寶寶哄,那么寶寶養成習慣后,就很難自己再入睡了。

No3、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

孩子的睡眠時間會比較長,他們身體精力也更好一些,所以孩子不像成年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倒床就能睡著。

所以,家長可以在白天的時候,和孩子進行多多互動以及運動,這樣孩子有了疲憊感后,入睡也就變得更加容易了。

特別是寶寶在發育階段,可以通過運動培養他們的肢體活動能力,這也能讓孩子多多消耗體力,從而讓他們在夜間更好的入睡。

活動時,家長也可以利用家里現有的一些物品和孩子進行互動,例如家長可以用小被子或者小毛毯將孩子包裹起來,讓他們像一個“蛋卷”似的,在地毯或者床上進行翻滾。

這不僅能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也讓孩子擁有充足的安全感,還能讓孩子在這樣的互動下,消耗較多的體力,對他們夜間入睡也會更有幫助。

No4、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有些時候,寶寶出現難以入睡的情況,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導致的,特別是出生的寶寶,雖然他們還不會用語言進行表達,但是在子宮里,和媽媽朝夕相處了10個月,突然讓他們一個人獨自入睡,往往會感到沒有安全感。

所以,兒科專家黃錫勇建議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覺時,在一旁進行陪伴,給予孩子適當的安全感,但是不要過度插手。

例如家長可以將孩子平放在床上,給孩子放一些比較輕柔催眠的音樂,并輕輕拍著孩子的身體,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入睡環境。

家長也可以在孩子旁邊陪伴著入睡,通常這樣的舉動,能讓孩子擁有滿滿的安全感,覺得自己并不是一個人,那么在習慣了以后,也就能獨自一人入睡了。

No5、調整孩子的進食時間

有的寶寶是因為在睡前,喝了奶或者吃了東西,讓胃部產生了不適感,導致他們無法安然入睡。

因此家長可以調整一下孩子的進食時間,例如讓孩子在睡前兩個小時,不要吃東西。

這樣不僅有利于孩子,能更快的進入深度睡眠,也不至于讓孩子因為胃部出現不適感,而感到難受。

而且年齡小的寶寶他們的胃是平的,如果睡前喝了太多的奶,睡覺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溢奶的現象,那么寶寶也是會很難受的。

所以,不妨等孩子消化以后,再讓孩子入睡,同時也能提高睡眠質量。

No6、培養孩子的入睡儀式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要求一組人在一個月內,每天入睡前所做的事情,都保持同一順序,另一組人睡前所做的事情順序,每天都要不相同。

在一個月后,前一組人在做完這些事情之后,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困意,但另一組人卻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家長想要孩子更好入睡的話,也可以讓孩子養成一系列的入睡儀式,通過一系列的固定行為,讓孩子擁有心理預期,就可以更好的自然睡著。

孩子的睡覺問題,家長們一定不能忽視,因為孩子很多習慣,如果在他們小的時候,沒有培養好的話,將給他們之后的成長帶來很多麻煩,所以家長們一定不能忽視。

此外,家長也不能過度縱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用科學的方法去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