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酒牛欄山二鍋頭酒總代理(牛欄山二鍋頭酒官方網站)

5424

牛欄山二鍋頭酒官方網站

牛欄山二鍋頭白酒,“紅標”和“綠標”差別很大。

牛欄山二鍋頭系列酒

牛欄山黃龍屬于二鍋頭工藝的清香型白酒,此款黃龍屬于牛欄山的高端產品,外觀莊重大氣,采用經典瓷瓶設計。口感綿柔、香味協調、尾凈余長、香雅怡人。盡管牛欄山低端酒非常出名,但是這款牛欄山黃龍不同于一般的“牛二”,它是牛欄山釀酒實力的集中體現,是牛欄山二鍋頭酒的代表之作

牛欄山二鍋頭酒產地


兩斤牛欄山是兩瓶。牛欄山是一種白酒,產自北京,也算是北京特產。牛欄山酒在全國都很受歡迎,特別是在北方地區,擁有很多忠實的客戶。這款白酒入口香醇,口感獨特,在超市也是屬于快消品。一般超市的牛欄山有兩種規格,分別是100毫升的小瓶和普通的500毫升瓶裝,由于題目中沒有提到小瓶,我們就默認普通瓶吧,所以,兩斤牛欄山是兩瓶。

牛欄山二鍋頭酒專賣

89元一瓶。2012年牛欄山二鍋頭代表著中國的京酒。

其選用優質的高粱以及小麥作為釀酒原料,發酵劑采用的是豌豆、大麥制成的大曲,灌裝,經過糊化,發酵,蒸餾等十幾道工藝程序釀造而成。牛欄山二鍋頭酒是以清香型牛欄山為代表的,其四大系列酒大概有一百多種產品。

牛欄山二鍋頭酒百科

牛欄山二鍋頭發展起源

牛欄山二鍋頭的釀酒歷史可上溯到清朝年間,據《順義縣志》記載:“造酒工:做是工者約百余人(受雇于治內十一家燒鍋)。所釀之酒甘冽異常,為平北特產,銷售鄰縣或平市,頗膾炙人口,而尤以牛欄山酒為最著。” 此處所提及的“燒酒”,即牛欄山二鍋頭酒。歷經數百年的發展,牛欄山二鍋頭酒已成為中國白酒清香型(二鍋頭工藝)代表,深受消費者青瞇。

品牌介紹

牛欄山二鍋頭,二鍋頭之宗。二鍋頭作為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京師釀酒師蒸酒時,去第一鍋“酒頭”,棄第三鍋“酒尾”,“掐頭去尾取中段”,唯取第二鍋之貴釀。牛欄山二鍋頭,宗氣一脈相傳,于2002年9月4日榮獲“國家二鍋頭原產地認證”。

牛欄山酒

牛欄山酒,精選優質高粱和小麥等為,以豌豆 、大麥等制成大曲為發酵劑,純糧釀造綠色自然。從原料粉碎到成品酒灌裝,歷經糊化 、發酵 、蒸餾等十多道關鍵工序,悉心傳統工藝釀造。以清香型“牛欄山”牌為代表,四大系列共計110余種產品。

牛欄山酒,產于燕山腳下 、潮白河畔,含天地之靈犀。牛欄山二鍋頭國家原產地認證,為二鍋頭的正宗源頭,地道口感無可復制。秉百年中華老字號工藝精髓,“掐頭去尾截取中斷”,更承牛欄山“百年酒窖”之神氣,醞釀絕代酒香。

牛欄山酒

原料控制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們消費意識的成熟以及市場需求量的快速增長,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產品質量方面更高的要求,牛欄山酒廠的廠領導毅然做出決定,在我國高粱主產區的東北地區,專門建立了優質原料供應基地。東北是我國高粱的主產區,不但光照時間長,而且晝夜溫差大,非常有利于高粱養分的積累。所以,在淀粉及各種養分的含量上無庸置疑,這在業內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但采收季節不對、水分含量、以及雜質含量過高都會對酒的品質造成影響。因此,牛欄山酒廠采用了嚴格收購、多次監測、達標入庫、出庫再檢測等控制方法。保證了凡進入生產流程的原料都達到了工藝要求標準。

牛欄山酒對原料的層層把關,才給我們提供了口味這么醇正的二鍋頭。一個企業要想長久發展,一定要做好內部的質量檢查,這樣才經得起時間的推敲。

牛欄山二鍋頭酒是哪里生產的

原產地是牛欄山酒廠建于1952年10月,位于北京市順義區牛欄山鎮。

牛欄山二鍋頭純糧食酒

牛欄山二鍋頭糧食酒的標號是16781。

牛欄山二鍋頭純糧酒


牛欄山陳釀也純粹的三精一水,而是酒精和純糧酒進行勾兌的,“GB/T20822”規定,這種白酒里面純糧食酒的含量不能低于總量的30%,而這部分恰好是陳釀純糧食酒,所以在包裝上就標上了“陳釀”,也不算違規,只不過容易出現誤導的成分。不推薦飲用!

牛欄山二鍋頭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不是一家。牛欄山二鍋頭是北京市順義區牛欄山鎮牛欄山酒廠出品,是上市公司——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北京紅星二鍋頭酒與長城、烤鴨相齊名,家喻戶曉,人們經常把“北京三樂--登長城、吃全聚德烤鴨、喝紅星二鍋頭”作為介紹北京的流行語。

牛欄山二鍋頭高端酒

好喝的一款酒!

牛欄山凈爽53度是糧食酒。包裝是光瓶酒,正宗的二鍋頭,100%純釀。

糧食酒的特點是:原料一行只有糧食,沒有添加劑,若出現食用香精,趁早放下。

牛欄山二鍋頭凈爽就是不錯的選擇,原料全部是糧食,入口清香純正,爽口甘甜,很多朋友都是整箱搬,這樣單瓶折合后不到15。

牛欄山二鍋頭酒廠官網

牛欄山是清代張鵬翮寫的。

牛欄山·嵐光倒影落清潯

嵐光倒影落清潯,

流出雙峰直至今。

漫說金牛遺古跡,

空教人向洞中尋。

張鵬翮(1649—1725),字運青,號寬宇,張問陶高祖,生于四川遂寧黑柏溝(今蓬溪縣任隆鎮黑柏溝村大樟樹灣)。康熙九年(1670)三甲第122名進士。歷任蘇州知府、浙江巡撫、兩江總督、河道總督、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雍正初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張鵬翮是清初名相,集文學家、詩人、教育家、水利專家、外交家于一身,位極人臣,揚歷中外,為清代蜀人名聲最響亮、官位最顯赫的人物。著有《張文端公全集》,存詩600余首。文史專家胡傳淮編選有《張鵬翮詩選》(2006年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主編有《張鵬翮研究》(2011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有助于張鵬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