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指每天排泄物量增加、糞便稀水呈泥樣或水樣,并有頻繁腹痛,可能還會出現發熱等癥狀。對于新生兒腹瀉,家長應該及時采取措施,以免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一、新生兒腹瀉的癥狀
1.便次增多。新生兒的大小便次數較多,常規剖腹產新生兒每天排便1-2次,產婦自然生產的新生兒每天排便3-4次。
2.大便干燥。新生兒的大便一般為淡黃色、糊狀、泥樣或半流質狀,它才會比較容易排泄,有些時候,如果寶寶大便比較干燥,也需要格外注意。
3.大便變更。正常的新生兒大便是黃色,而且很臭很粘,特別是在喂奶后幾個小時內。有些時候,新生兒的大便可能會變黑(如果喂了鐵劑),或者是綠色,甚至是帶血便。這都是異常的表現,需要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二、新生兒腹瀉的原因
1.感染。第一種原因是感染。如果寶寶所在的環境、奶瓶、食具或自己身上不潔凈,就可能感染腸炎毒素造成腹瀉。
2.食物過敏。如果寶寶服用了含有對他過敏物質的食物或食品添加劑,也有可能誘發腹瀉。
3.濕熱毒素。如果寶寶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下待太久,有可能積聚在體內的濕熱毒素會導致腹瀉。
4.腸套疊。腸套疊是新生兒罕見的一種疾病,但它常常會導致腹瀉。
三、應對措施
1. 右側臥位。腹瀉的寶寶采用右側臥位,促進腸胃蠕動,減輕腹脹疼痛。
2. 保持室內衛生。應保持室內衛生,消毒更換清潔奶瓶,清潔乳腺等。
3. 合理喂養。保持母乳喂養的間隔時間不要太短,這樣才有利于消化吸收。如喂養配方奶,應遵循醫囑,不可隨意改變配方。
4. 癥狀嚴重時及時就醫。如果寶寶的腹瀉癥狀嚴重,毫無好轉跡象,或伴有嘔吐、發熱、脫水癥狀,應及時就醫。
腹瀉是新生兒較常見的問題之一,引起寶寶腸胃不適,嚴重時會引發其他并發癥。家長應該了解新生兒腹瀉的癥狀及原因,及時采取措施,幫助寶寶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