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手足口病初起癥狀及治療 手足口病前三天的癥狀

5424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一般多發生在夏秋季節。它是由柯薩奇病毒等引起的一種病毒感染疾病,常見于兒童。手足口病的初期癥狀比較輕微,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后果可能非常嚴重。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手足口病前三天的癥狀。

1. 發熱

手足口病初期常伴有發熱。病情輕重不一,一般在 38-39 攝氏度之間。如果發現孩子出現這種癥狀,應該及時測量體溫并及時處理。如果超過了 40 攝氏度需要到醫院進行治療。

2. 口腔潰瘍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口腔、手和腳上出現水皰和潰瘍。口腔潰瘍往往是最先出現的,孩子會感覺到口腔內部刺痛,咀嚼食物時會感到痛苦。這時可給孩子多喝水,喝鮮果汁等維生素 C 含量較高的飲料,避免吃刺激性食物。

3. 手腳起皰

手足口病的特征之一是手和腳上會出現水泡。這些水泡或水皰會逐漸變成潰瘍,孩子會感覺到疼痛和不適。因此,應該盡量避免孩子出現擦傷和劃痕。

4. 喉嚨痛

手足口病前三天還可能伴有喉嚨痛。孩子會感覺到喉嚨疼痛難受,喉嚨部位會有一定的紅腫。為緩解疼痛,可以給孩子喝些淡鹽水或者含漱一些鹽水。

5. 消化不良

手足口病的初期常出現消化不良癥狀,如腹瀉、惡心、嘔吐等。孩子的食欲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時要讓孩子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刺激性的食物。

總之,手足口病前三天的癥狀較輕微,但是這時就應該及時給予孩子治療和照顧,避免癥狀加重。如果孩子出現了口腔潰瘍、水泡、低燒、喉嚨痛等癥狀,應該立即去醫院治療。同時,注意孩子的衛生,及時清潔、更換衣物和床上用品,預防疫情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