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即將成為母親的女性,對于分娩這個過程,自然是充滿了恐懼和期待。為了讓更多的準媽媽了解分娩的全過程,我特地記錄下了自己的分娩經歷,與大家分享。
胎位異常:娃轉正順利
在孕晚期,胎位是最讓我擔心的問題。而我的娃還真不太聽話,一直是坐位。在40周+2天的時候,我去醫院進行產檢,胎位判斷是頭朝上腳朝右外旋,醫生建議我去做娃轉正。
做娃轉正的過程中,感覺就是一陣痛一陣舒緩的循環,要持續40分鐘左右。娃的頭終于轉到了下面,但是腦袋還是有些頂在骨盆口。
羊水破裂:自然破膜和人工破膜的區別
因為尿頻,我一直都帶著一個尿不濕。在做完娃轉正之后,我走著走著就感覺尿不濕濕濕的,于是我去了洗手間檢查,結果發現羊水破裂了!
這時候,醫生就建議我去催產室,我心里默默祈禱勞動不要太早開始,因為我還沒經歷過那種痛。
到了催產室,醫生建議進行人工破膜,幫助加速宮縮的過程。人工破膜的時候會感覺到一股冷風吹過,然后下面就非常濕潤,宮縮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了。
開指:挑燈夜戰
開指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特別是對于像我這樣的產婦來說。到了晚上10點左右,宮口才開了2指。醫生給我打了催產素,在劇烈的宮縮中我已經沒有了什么力氣。
到了凌晨4點左右,醫生來檢查發現還是4指,但是腦袋已經更進一步,接近產口口了。
無痛分娩:別怕,非常的溫柔
因為痛得實在受不了,我決定進行無痛分娩。這時候醫生就請來了麻醉師,給我進行了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過程中醫生會在脊髓穿刺入藥,血壓機會自動調整和控制藥量。不過痛感沒有完全消失,只是減輕了很多。所以在宮縮時,也還是會感受到肚子的緊繃和痛楚。
轉產室:增援來了
娃始終沒有出來,醫生就建議轉產室。那里的設施更加完善,醫生護士更專業更有經驗。
但是因為走路時還是能感覺到痛感,彎腰是會更痛,所以我就靠著醫生和老公,一步一步往外走。在走出產房的那一刻,感覺自己好像登上了蜀道之難。
剖腹產:保障母嬰健康的最后選擇
轉產室還是沒能讓我幾乎開指,最后醫生建議進行剖腹產。這時候我已經沒有什么力氣,只好聽從醫生的建議。
身體被打上了麻醉劑,感覺已經開始不清楚了,只能模模糊糊地聽到娃的哭聲。接下來,我就只能聽著醫生護士忙碌的腳步聲,感受到他們的細心照護。
最后,我迎來了我人生中的重生時刻,一個新生命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總結
孕婦生產是一個充滿恐懼和期待的過程,不同的產婦會有不同的經歷。掌握正確的生產知識,對于準備要孩子的家庭來說,至關重要。同時,也希望借此分享,讓更多的家庭更好地了解孕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