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葡萄酒的你有沒有被某些獨特的酒瓶給吸引,你會不會因為一個酒瓶而購買葡萄酒呢?在沒有品嘗葡萄酒之前,我們可以從外觀包裝、酒瓶造型、酒標等對這款酒做一個初步的了解與判斷,作為挑選酒款的一個依據,因此瓶身造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訊息。除了我們一般常見的瓶身之外,事實上在葡萄酒的世界里還有許多特殊且具代表性的葡萄酒瓶身。
葡萄酒之屋,顧名思義指的就是葡萄酒的房子,也就是玻璃瓶身,我們可以透過葡萄酒的酒標來辨識一瓶葡萄酒的內容,當然也可從外觀來判斷這瓶葡萄酒的來歷。(
在你還沒品嘗到一款酒的時候,可以從外觀包裝、酒瓶造型、酒標編等做一個初步的了解與判斷,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輕易地去了解如何品飲這一款酒,也可以作為挑選酒款的一個依據,因此瓶身造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訊息。
除了我們一般常見的瓶身之外,事實上在葡萄酒的世界里還有許多特殊且具代表性的葡萄酒瓶身。
盤點那些具代表性的獨特酒瓶
A. 法國五大名莊侯伯王酒莊(Chateau Haut-Brion)的瓶身就頗具代表,這種特殊的瓶身是波爾多舊式的瓶身,只是大多數的波爾多酒已不再使用這樣子的瓶子了,僅有少數的酒莊仍在使用。(
B. 全世界較的桃紅酒產區——普羅旺斯所產的桃紅酒,其瓶身也是獨樹一幟,我們稱作“魚形曲線瓶”,瓶身線條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女性,配上桃紅色系的酒液,讓人看了不禁想品嘗一口!
C. 法國汝拉(Jura)產區的瓶身也是當地特有的,有點類似舊式瓶身,但下方比較窄,而且在瓶身上還刻有“Jura”的法文字樣。我想是因為這個產區像是被時間給遺忘,完完全全保留了一百多年前的樣貌,就連釀酒的方法與技術也是承襲傳統,較具名的就是黃酒(不是雄黃酒),還有珍貴的麥桿酒,這是一個值得令人深入去探討的產區。
D. 在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納的基安帝(Chianti)產區里,有生產一種胖肚瓶身,外部有一層麥桿包覆著的Fiasco葡萄酒。Fiasco葡萄酒不是“慘敗”葡萄酒的意思,是指酒壺的意思,是意大利中部當地很典型的入門餐酒。在臺灣大概只有早期老一輩的人才會知道這一酒,在當時充斥著全臺各大西餐廳,但現在已經很少人進口了,因為意大利有更好的葡萄酒值得去品嘗。
E. 在德國除了上一篇中所提到的細笛瓶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種也是相當傳統的瓶身,是來自弗蘭肯(Franken)產區特有的的圓扁瓶,當地又稱:公羊睪瓶身,雖然名字聽起來很不雅,但因外型相似而得此名。小編前列次看到時還以為是XO白蘭地了(因為長的很像)。
F. 全世界較古老的貴腐甜白酒其實并不是產自法國蘇玳(Sauternes)或是巴薩克(Barsac)區,而是匈牙利的托卡伊(Tokaji)甜白酒。據說早在蘇玳、巴薩克成名以前,托卡伊甜白就已經是歐洲王室貴族的較愛了,更是世界三大甜白酒之一,就連法王路易十四也稱贊其為“之酒,酒中”。德國獨裁者希特勒在臨死之前會后喝的一口酒不是法國五大名莊,也不是DRC,而是托卡伊甜白酒中較高等級的伊珊西亞(Esszencia)。而托卡伊甜白酒的瓶身造型自然也是經典中的代表。
G. 葡萄牙的波特酒與馬德拉酒的瓶身十分接近,或許是因為都是來自葡萄牙吧!這樣的瓶身或許你曾經在航海主題的電影中經常看見,因為這個酒是中古世紀航海水手常喝的葡萄酒之一。
H. 對于新世界南美洲(智利、阿根廷)葡萄酒,其瓶身也有其特色。仔細一看,你會發現瓶身并非呈現一直線,而是上寬下窄的,這樣的瓶身大多會出現在品質比最好,價格比較高的酒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