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炎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疾病之一,常常會因為寶寶的脆弱免疫系統而發生。在寶寶患上腸炎時,家長常會注意到寶寶拉大便的情況,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寶寶的腸炎癥狀與治療。
腸炎的種類
腸炎的種類很多,按照不同的病因進行分類:
1. 病毒性腸炎:包括輪狀病毒、諾如病毒、腺病毒等;
2. 細菌性腸炎:包括沙門菌、彎曲桿菌、志賀桿菌等;
3. 寄生蟲性腸炎:包括弓形蟲、阿米巴原蟲、賈第蟲等;
4. 免疫性腸炎:包括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等。
腸炎的病因和發病原因
腸炎的病因和發病原因千差萬別。家長應該了解以下幾點:
1. 幼兒園及托幼機構易出現腸炎疫情;
2. 寶寶進食或飲用污染的食物或水;
3. 寶寶隨手摸及受污染的物品后未及時清洗手;
4. 寶寶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增多,比如去醫院、乘坐公共交通等場合。
腸炎的表現和癥狀
1. 惡心、嘔吐、腹痛;
2. 大便次數增加或減少;
3. 大便數量增多,伴有腹瀉和肚子疼;
4. 大便呈稀糊狀、呈泥樣、呈水樣或者帶泡沫;
5. 部分病例會出現低熱等癥狀。
針對不同病因的治療方法
如果寶寶患上了腸炎,家長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 給寶寶多喝水:包括蒸餾水、鹽水、淡茶也可以。家長還可以制作鹽水口服液,將5克食鹽與100毫升的開水充分溶解,再加600毫升水,用來補充寶寶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
2. 控制寶寶飲食:寶寶要從流質食物開始,如粥、稀飯、米湯、煮沸的牛奶、白開水等。
3. 給寶寶清潔:寶寶拉稀后,要及時清潔寶寶的屁股,防止肛門周圍皮膚被刺激,產生炎癥。
4. 針對不同病因采用不同藥物:病毒性腸炎無特效藥,可以使用抗菌藥物預防繼發性感染。細菌性腸炎可根據藥敏測試結果來使用抗生素,家長應該遵醫囑使用。寄生蟲性腸炎可使用特效抗原蟲藥,劑量根據體重來算。
預防腸炎的方法
預防腸炎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飲食要注意衛生:確保食材新鮮,烹飪過程中注意衛生。
2. 寶寶的飲食要有規律:時間、量和營養要協調。
3. 清潔環境要注意:托幼機構等公共場所要加強環境衛生,寶寶在家時要定時定量地清潔。
4. 寶寶洗手要準確:家長要教育寶寶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
總結
腸炎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家長只要做好寶寶的飲食、衛生和環境清潔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寶寶患上腸炎,同時也要了解腸炎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及時治療,保障寶寶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