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大人的心頭肉,頭疼腦熱都牽動著家人的心,面對日漸高昂的醫療費用和濫用抗生素的危險處境,很多人都希望有一種不打針、不吃抗生素、療效好,還又便宜的治療方式。其實家長們可嘗試使用些中醫的傳統療法,在寶寶發燒時,采用按摩其穴位的方式不僅可以進行退燒,還能促進體表血液循環,激發身體的抵抗力,使抵抗力增強,對于散熱具有一定的幫助。下面這篇文章我們就起來學習一下小兒退熱的按摩方式。
小兒退熱按摩手法
當寶寶出現高熱的時候,不僅可以給予退熱藥物來退燒,也可以應用小兒推拿的手法來進行退燒,比如開天門、清肺經,以及清天河水等,這些手法均可以做到非常好的退熱效果,相應手法如下:
1、開天門
位置:兩眉心的中點開始,上延至發際線處;
手法:從雙手拇指的指腹部位,交替的從下往上推100次,力度要柔和,速度要均勻。頻率:200-300次/分。
2、推坎宮
位置:從兩眉的眉心開始,向兩側的眉梢延伸;
手法:從眉心往外側眉梢橫推00次。頻率:200-300次/分。
3、運太陽穴
位置:眼角與眉角交叉線處后的明顯凹陷部位;
手法:用拇指或中指按摩該穴位,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100次。(軌跡為弧形或環形,順時針有補益作用,逆時針有瀉下作用)。動作要輕一點、慢一點,且向耳廓方向少許用力。力量停留在皮膚表面,不要深入肌肉。頻率:80-120次/分。
4、清肺經
位置:無名指的末端,密布紋路之處;
手法:旋推手法可有補益之效;從指尖推向指跟處有清肺之效。此處應該選擇清肺,即曾指尖處推向指跟處200次。注意用力要均勻,力度要柔和。頻率:200-300次/分。
5、清天河水
位置:小臂內測,從腕橫紋出發至肘橫紋;
手法:用食指喝中指指腹部位,從手腕開始推向肘部200次,不可反向推。用力要均勻,力度要柔和。頻率:200-300次/分。
6、推六腑
位置:前臂小拇指這一側,從肘部到手腕這一條線;
手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從肘部一直推向手腕(不可反向)推200次。頻率:200-300次/分。
小兒按摩退熱的注意事項
孩子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孩子感冒大部分是由于感受風寒而致,中醫認為是外感發熱。這時,家長可選用按摩的方法為孩子退熱,其退熱效果比用解熱鎮痛類藥物更具優勢。但在按摩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按摩手法、穴位的選擇、環境,時間等。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1、手法?
兒童按摩跟成人不同,相對而言簡單得多。成人按摩要求有力,而兒童按摩要柔輕快;成人按摩要精確地找穴位,而兒童按摩以點狀按摩、面狀撫摸或線狀推揉為主。對1歲左右的患兒,應以推、揉等弱刺激手法為主。為了避免傷及寶寶皮膚,減輕摩擦,按摩時手上可事先蘸一些嬰兒爽身粉或潤膚油之類。按摩后以微汗出為宜,切勿發汗太過。
2、選穴
兒童感冒可選用推攢竹、揉太陽、清天河水 3 種手法進行按摩治療。 風寒感冒者加推三關,風熱感冒者加推脊柱。其中,清天河可宣肺清熱,推攢竹、 揉太陽可疏風解表、發散外邪,風寒者加推三關可發汗解表、 驅散風寒;風熱者加推脊柱以清熱解表。
3、環境
在給寶寶推拿時,室內溫度要溫暖適宜,不可過熱或過冷,同時嚴格避風,以免加重患兒病情。按摩時,得讓寶寶平躺著放松身體,動作要柔,不然孩子哭鬧不配合,非但沒有保健效果,反而傷身。此外,孩子如果有皮損傷,按摩時要避開受傷皮膚,以免皮膚因摩擦受熱而再受損傷。
4、時間
最適合按摩的時間是飯后2個小時。飯后半小時內按摩易發生嘔吐、胸悶等不良反應,而空腹則容易出現頭暈等不適。對于輕病患兒,每日推拿1次即可;對重病患兒,每日推拿2-3次療效較好,且每次推拿的時間應掌握在20-30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