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染色體和同源染色體最主要的區別有三點,包括分裂時期不同、結構不同、來源不同等,同源染色體與姐妹染色體是兩條完全不同染色體上的染色單體,其中姐妹染色單體的有些片段可以互換和交叉交換,而同源染色體是著絲點數目,姐妹染色體和同源染色體沒有任何關系,通常體細胞中的染色體都是成對存在的。
姐妹染色體和同源染色體的區別
1.分裂時期不同
分裂時期不同:姐妹染色單體是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兩條不同染色體上的染色單體。出現在減數分裂前的中期;同源染色體指兩條大小和形狀相似的染色體。
2.結構不同
姐妹染色單體的有些片段可以互換和交叉交換,這也是基因重組的一種方式;同源染色體的這個染色體數目為著絲點數目。
3.來源不同
姐妹染色單體是由一個著絲點連著的并行的兩條染色單體,是在細胞分裂的間期由同一條染色體經復制后形成的,兩條染色單體的DNA序列完全一致。盡管它們形狀大小相同,但并非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所以姐妹染色單體不是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的兩條單體的DNA序列不相同,并且分別來源于父母體。
姐妹染色體和同源染色體的關系
姐妹染色體和同源染色體沒有任何關系,通常體細胞中的染色體都是成對存在的,這些成對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大小形態完全相同,但是遺傳信息不同,這些大小形態相同的染色體就是同源染色體,而姐妹染色單體是指由一條染色體復制形成,并由同一個著絲點連接的兩條染色體。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連接在一起的兩條線才能叫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就不是了,并且遺傳信息完全相同。形態和結構相同的一對染色體才稱之為同源染色體,而一對染色體與另一對染色體形態結構不同,稱為非同源染色體。一般染色體復制以后就有姐妹染色單體出現,一個著絲點上有四個瓣,一條染色體,兩條姐妹單體,只有當這兩條姐妹單體相連才能稱為姐妹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的研究意義
在生物體的有性生殖過程中,有性生殖細胞是通過細胞分裂的減數分裂形成的。在減數分裂的分裂間期,精原細胞的體積略微增大,染色體進行復制,成為初級精母細胞。復制后的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姐妹染色體,這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并列在一起,由同一個著絲點連接著。
分裂期開始后不久,初級精母細胞中原來分散存在的染色體進行配對。而在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過程中都很重要,它允許來自母體和父體的遺傳物質通過進行重組和隨機分離進入新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