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兒麻痹后遺癥的表現及預防治療 小兒麻痹后遺癥表現

5424

小兒麻痹是由腸道病毒感染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危害兒童。雖然大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后能夠康復,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會出現一些后遺癥。那么小兒麻痹的后遺癥表現有哪些呢?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1. 肢體運動障礙類表現

小兒麻痹后遺癥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肢體運動障礙,這也是其名為“麻痹病”的原因。患兒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肢體、軀干不適、行走、站立不穩、四肢無力、動作不協調等。

2. 神經系統障礙類表現

除了運動障礙外,小兒麻痹還容易引發神經系統的障礙,表現為:嗓音嘶啞、面部表情不對稱、自主神經異常、思維及學習能力發展遲緩等。

3. 呼吸與心跳障礙表現

康復后可能會仍有呼吸不暢、呼吸困難、心臟跳動非正常、心律不齊等表現。

以上是小兒麻痹后遺癥的主要表現,需引起家長的高度關注。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預防和治療方法。

1. 預防方法

小兒麻痹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主要通過進食或接觸感染病毒者的呼吸道或腸道分泌物而傳染。因此,家長需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預防感染:

(1) 加強家庭和學校環境衛生,保持室內環境潔凈明亮;

(2) 定期打掃衛生,增強室內通風,改善空氣質量;

(3) 做好孩子的個人衛生,教育孩子勤洗手,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 牢記生病期間不要外出,不參加人群聚集的活動,保持良好的嗷嗚休息。

2. 治療方法

對于已經患上小兒麻痹的患兒,家長需積極參與治療,采用多種治療方式,如康復訓練、針刺、按摩、物理治療等,協助孩子對抗病毒,恢復身體健康。

總之,小兒麻痹后遺癥的表現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和及時治療。家長在平時引導孩子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加強孩子身體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對于預防小兒麻痹的發生有很大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