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判斷母乳性黃疸的三大特征分享,皮膚發黃最明顯的癥狀

5424

寶寶出現母乳性黃疸很容易通過癥狀分辨出來,出現皮膚發黃、大便顏色變淺、膽紅素水平上升等三大特征的時候就說明患上了母乳性黃疸,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并不需要特別的擔心,這是一種良性的疾病,通常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只要在這過程中保證能夠攝入充足的母乳,就可以有效的幫助寶寶排出多余的膽紅素。

母乳性黃疸的三大特征

新生兒寶寶的身體健康需要得到重視。由于寶寶在剛剛出生以后,身體當中的免疫系統仍然是處于發育的階段,很容易患上母乳性黃疸,患上之后通常會出現這三大征兆:

  1. 1.膽紅素水平上升,母乳性黃疸的主要特征是血清膽紅素水平升高,通常在出生后2-3天內開始出現,峰值出現在出生后第4-5天,之后逐漸下降。如果膽紅素水平超過了正常范圍,需要及時就醫;
  2. 2.嬰兒皮膚顏色偏黃,嬰兒在經過母乳喂養之后3-5天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癥狀,嬰兒皮膚發黃癥狀會在出生1周-2周左右達到高峰,然后逐漸下降,若繼續母乳喂養,皮膚發黃癥狀可延續4~12周才會消退;
  3. 3.大便顏色變淺,嬰兒有可能出現大便顏色變淺的癥狀,在母乳性黃疸早期,嬰兒的大便顏色會呈淡綠色,而經過一段時間,大便顏色會呈白陶土樣。

怎樣判斷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主要通過喂養方式及出現和持續時間,還有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及一般狀態來判斷,一般出現于新生兒出生3~5天以后,在約2周時達高峰,隨后黃疸逐漸消退若停止母乳喂養,黃疸現象迅速好轉,診斷母乳性黃疸的金標準就是在停止母乳喂養24~72小時以后,血清膽紅素明顯下降,如果3天仍不明顯降低者可以除外母乳性黃疸。

新生兒出現黃疸,最好是做下面診檢查排查是否病理性黃疸,如果平時精神狀態良好及吃奶、大小便等情況正常,那就可以適當多給孩子喂水,可以暫停母乳,然后可以使用茵梔黃顆粒或者進行藍光等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母乳性黃疸通常是一種良性的疾病,預后良好。但如果膽紅素水平過高,可能會導致腦損傷等嚴重后果,因此需要及時就醫。同時,建議您在寶寶出生后定期帶寶寶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治療相關疾病,保障寶寶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