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出生那段時間是需要特別關心的時候,這時候寶寶很容易生病。比如感冒、發燒、腹瀉等,特別是寶寶腹瀉,一旦發作總會出現因為腹瀉導致的嘔吐、脫水等等,一定要特別注意,否則一不小心可能會有嚴重后果。那么,嬰兒腹瀉要怎么辦?不同原因護理方法也不同。
嬰兒腹瀉要怎么辦?
1、生理性腹瀉
寶寶出生沒幾天就開始腹瀉,每天大便薄薄的,呈黃色或黃綠色,少則2-3次,多則4-5次,時間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但寶寶長得很好,也不見瘦。這種癥狀在醫學上稱“嬰兒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下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護理要點
如果不能及時給寶寶換尿布和清洗臀部,還可能引起紅臀,甚至局部感染,因此,尿布只要濕了就得換,每次給寶寶換尿布時,還應先清洗臀部,必要時抹護臀霜,以保護局部皮膚。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生理性腹瀉會不治自愈,因此不必用藥。
2、喂養不當
過早過多地以粥類與粉糊喂養寶寶,碳水化合物過多能引起發酵,產生消化紊亂;或未按時添加輔助食品,于斷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變食物成分,因不能適應而產生消化紊亂發生腹瀉。
護理要點
腹瀉時暫時停止輔食添加,腹瀉好轉后再逐漸添加。看護人要了解寶寶的食用量,不可一次性喂寶寶太多食物,尤其是肉食。
3、乳糖不耐受
如果飲用乳類便可產生腹瀉、腹脹等癥狀,總稱為乳糖不耐癥。乳制品中的糖類主要是乳糖,其消化是靠乳糖消化酵素,缺少這種酵素就無法消化乳糖。有些寶寶斷奶后,不再吃奶和奶制品,由于長期“廢用”,乳糖酶活性便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最終成為乳糖酶缺乏。或者由于寶寶腹瀉,損傷了腸粘膜細胞,使之分泌乳糖酶的能力下降,這就是平時所說的“繼發性乳糖不耐受”。另外,還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指從嬰兒出生即無乳糖酶。無論飲用母乳、牛乳均可導致明顯的腹瀉。
護理要點
因乳糖不耐受而引起的腹瀉,一般不嚴重,只要不再吃乳制品,一天后就可好轉。先天性的可選用特制的無乳糖配方奶粉。
4、春季腹瀉
寶寶春季發生的腹瀉,一般為輪狀病毒引起,每年2月到次年6月是輪狀病毒腹瀉發病高峰。由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局部免疫力和腸道消化系統發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輪狀病毒而發生腹瀉。
護理要點
最重要的是保證液體的攝入,如果寶寶沒有嘔吐,爸媽要耐心地頻頻喂口服補液,就像靜脈點滴那樣,一點一點地喂。只要把住脫水這一關,寶寶病情就不會加重。治療春季腹瀉,抗菌素是無效的,相反,還可能造成小兒腸道正常菌群失調,加重腹瀉癥狀。可繼續進食和母乳喂養,6個月以內人工喂養的寶寶用米湯稀釋牛乳,2-3天后改為正常飲食;6個月以上寶寶可食用粥、面條或軟飯,加些蔬菜,還可以吃新鮮水果、果汁以補充鉀。總之要鼓勵進食,喂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直至腹瀉停止后2周。
處于輔食添加期的寶寶,可暫時停部分輔食,如肉、蛋等,待腹瀉減輕再開始食用。停輔食時間不要超過3天。保證寶寶所需熱量和營養同樣重要。體溫超過38℃,使用退熱藥,要按藥物的說明書服用,注意服用量及時間間隔。
5、細菌性痢疾
當各種細菌興風作浪時,細菌性痢疾發病率就會提高。通常表現為,寶寶在腹痛的同時,還會發燒達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數增多,呈膿血便,腹瀉前常有陣發性腹痛,肚子里“咕嚕”聲增多。由于腹瀉次數多,體內電解質失調,寶寶脫水嚴重,皮膚彈性差,全身無力。
護理要點
不要因寶寶腹瀉就不讓他吃東西,而是要給寶寶吃易消化的軟食,如面條湯、米粥等。讓寶寶多喝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失水厲害的要進行輸液治療。
6、腹部受涼
有些寶寶睡覺時,會踢被子,或者白天玩鬧時,腹部露在外面,這樣就很容易使腹部受涼。一旦腹部著涼,就會使腸管平滑肌受刺激,收縮加強,腸道蠕動也隨之加快,正在進行著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在腸內通過加快,這不僅影響營養物質在體內的消化和吸收,還可造成排便次數的增多,且大便常呈稀爛狀,因而出現了腹瀉。
護理要點
保持腹部溫暖,可多穿一件衣服,或用熱水袋壓在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