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明節吃青團的寓意和由來分析,民間風俗可千萬不能送人

5424

清明節吃青團的寓意比較多,首先就是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特別是在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今天,其次就是辭舊迎新,對于未來有美好憧憬的寓意,另外,就是寒食節是冷食的習俗流傳至今,而且現今很多人要在清明節吃青團,也是因為青團有其顏值和歷史文化底蘊,另外,民間關于青團也有一些習俗,比如青團不宜送人,否則有不吉利的寓意。

清明節吃青團的寓意

現在每年清明節來臨的時候,很多家庭除了祭拜祖先或自發到革命烈士陵園掃墓緬懷先烈以外,也會踏青、郊游,而且很多南方人還會在這個傳統節日里吃青團,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么只有在清明節的時候吃青團,其實在這個時候吃青團有以下寓意:

  1. 1.文化傳承:從古至今都有清明節吃青團的習俗,特別是江浙一代有吃青團的習慣,而清明節吃青團也是傳承民俗文化,對民俗文化的尊重;
  2. 2.辭舊迎新:古代清明節不僅是祭奠祖先的日子,也是有辭舊迎新、緬懷過去的日子,所以在清明節吃青團也是有對于未來有美好憧憬的寓意;
  3. 3.禁火舊制:清明節前一兩日是寒食節,而古代寒食節需要禁止煙火吃冷的食物,所以古人會在清明節前后幾日吃青團,而在清明節吃冷食習俗也一直保留至今,特別是南方有吃青團的習慣。
青團是由糯米粉、艾草汁、餡料等做成的,而青團的餡料有很多種,比如豆沙餡、芝麻餡、花生餡、蘿卜絲餡、肉餡、蛋黃餡等等,不同地區會有不同餡料的青團售賣。

來歷

清明節是由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融合而成,而清明節吃青團的歷史由來比較久,雖然它是江南一帶的小吃,但是早在春秋時期,人們為了紀念被火燒死的介子推,而選擇在介子推死難之日吃寒食。

在唐朝的時候,將清明與寒食合二為一,吃青團也成了清明節的習俗,而除了吃青團以外,清明節也有吃雞蛋、掃墓、踏青、植樹、蕩秋千、放風箏等等傳統習俗。

清明為什么要吃青團

在現今很多人之所以清明節要吃青團,其原因在于大眾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吃青團本是寒食節的傳統習俗,在經過不斷演變后,成為大部分南方地區在清明節必吃的食物。

而且由于青團因其顏值和歷史文化成為當今的網紅美食,首先從外形上來說,青團的外表有著濃濃春意,且散發著青草香氣,這讓許多都市里的人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萬物復蘇,其次就是青團的由來已久,有著比較厚重的歷史。

青團雖然好吃,但是在清明節食用青團的時候要注意一些禁忌,比如老人、小孩以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群不宜過多食用,建議一天不超過1個,否則會加重胃腸消化負擔,引起消化不良。

青團為什么不能送人

民間一直流傳有種說法是青團不能送人,在古代清明節的青團有著緬懷故人、祭奠先人青團的寓意,而現代人們將青團作為祭祀的想法雖然已經淡化,但還是會覺得青團送人不吉利。

而且青團由新鮮的艾草汁和糯米粉制成的,雖然食用之后具有溫經散寒、健脾養胃等等功效,但是清明節吃青團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節日一樣,具有一定的寓意,青團送人寓意不太好。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青團,因為大多數的青團都是糯米制作而成,而糯米富含支鏈淀粉,升糖指數較高,再加上較甜的餡料,極容易升高血糖,同時胃炎、胰腺炎、膽囊炎等患者也最好不要吃青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