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顯示,自2014年以來,我國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以10~12歲、13~15歲兩個年齡段為例,與2014年相比,2019年男生身高分別增加1.26cm、1.69cm;女生身高分別增加1.24cm、0.97cm。說到身高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疑惑孩子身高究竟隨誰?父母矮孩子就一定矮嗎?孩子身高究竟隨誰?
身高的非遺傳因素
我們都知道人的身高受人體遺傳基因和后天環境因素的影響,除了遺傳因素不可改變之外,后天的環境因素是決定我們增高長高的決定因素之一,哪些后天因素決定了孩子的長高呢。
睡眠
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生長激素大部分是在入睡后分泌的,一般在入睡后1~2小時左右達到高峰,分泌量是白天的3倍左右。一般來說,新生兒每天要睡14~20小時,1~3歲為12~14小時,4~6歲需要11~12小時,7~12歲需要9~10小時。
飲食
在保證鈣攝入的情況下,也要注意其他營養的均衡,尤其不要亂吃各種保健食品。有些保健食品里可能會含有促進發育的成分,也許能讓孩子在短期內看起來長得更快,但很可能會導致提前發育、骨骺提前閉合,這樣無異于拔苗助長。
心理
一些研究還發現,情緒或心理障礙同樣也能影響身高。如果從小生長在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中,得不到充分的關愛,身高通常比同年齡兒童矮小,而一旦這些負面的心理因素解除,大部分孩子是能夠恢復正常的長個速度的。
運動
合理的運動鍛煉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骨骼的形成、發育,骨骼長度增加,同時也能增加食欲、改善睡眠,從而讓遺傳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世界衛生組織建議:5~17歲兒童和青少年每天要累計1小時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推薦快走、慢跑、跳繩、游泳等有氧運動,能長時間、不間斷、有節奏地擠壓刺激骨骼,幫助長個兒。
相關問題
智商隨媽,性格隨爸
智商的確會遺傳,但江湖上流傳的“南北結合孩子智商高”“智商都隨媽”不太靠譜。《前沿科學》曾發表過研究,認為智力是認知能力的核心成分,具有很高的遺傳度。但基因的分配具有隨機性和復雜性,不能預測誰的智商會遺傳下去,甚至不能保證高智力的基因會傳遞給下一代。父母智商的高低雖不能確定下一代智商的絕對值,卻影響孩子智商的潛能,若在后天的教育培養下,將這種潛能激發出來,發揮它最大的效能也不是不可能。性格同理,后天的培養甚至比基因遺傳發揮的作用更大。
男孩像媽,女孩像爸
事實上,我們的長相和身材的遺傳并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得清。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受精卵發育而來。在受精卵的形成到變成“我們”,會經過多次基因和染色體的隨機組合、分裂、交換、突變,組合成為一個個不可預測且獨一無二的新個體。所以,從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睫毛等面部特征到胖瘦等體型特征,到底會偏向誰,取決于我們從父母那里分配到了什么樣的遺傳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