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生兒辨別媽媽有5招,依靠氣味、聲音就能輕松判斷

5424

每次看著抱在懷里的寶寶對著自己笑的時候,媽媽們心里很是喜悅,覺得這么可愛的孩子肯定是認識眼前的自己,要不然怎么別人抱都不肯,只有在媽媽的懷里才如此安靜。當然,這不是大月齡寶媽才有的想法,就連坐月子的媽媽都有這么想過,畢竟這孩子每天是吃飽了睡,睡飽了吃,要是不認識媽媽,怎能如此安逸呢。

新生兒辨別媽媽的方式

新生兒之所以能夠準確知道身邊的人是不是媽媽,那是因為從娘胎里帶了記憶,依靠這些記憶幫助他們適應新的環境,比如媽媽的聲音、媽媽的心跳、媽媽身上的氣味。

聽心跳

在四個月的時候,不僅是媽媽心跳的聲音,就連媽媽說話的聲音,胎寶寶都能聽到,寶寶是會通過心跳來認得媽媽的。所謂母子連心,并不只是說說而已。

聞氣味

小寶寶跟媽媽朝夕相處了10個月,必然對媽媽的氣味很熟悉了。再加上寶寶的嗅覺相比于其他感官來說是最靈敏的,媽媽必然是從寶寶出生開始就抱寶寶、照顧寶寶最多,寶寶也就越來越熟悉媽媽的氣味了。

聽聲音

媽媽懷孕23周左右的時候,寶寶的耳朵就已經發育完成,且具備一定的聽力。再加上媽媽們為了跟寶寶互動,往往都會每天跟寶寶說說話,對寶寶進行語言胎教。

看輪廓

剛出生的寶寶視力一片模糊,或許無法看清媽媽。但由于媽媽喂奶的時候跟寶寶一直是近距離的接觸,所以寶寶漸漸就可以記得媽媽的大致輪廓,哪怕他眼中還只有黑白兩種顏色。

憑接觸

媽媽跟寶寶,經常都會有一些肌膚之親的。比如喂奶的時候、給寶寶做撫觸的時候、摸摸小手給寶寶安全感的時候,接觸的次數多了,寶寶就可以憑借觸覺判斷出媽媽了。畢竟,不同的皮膚接觸起來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新生兒認人的表現

寶寶的這個功能只對于身邊熟悉的人,比如說母乳寶寶,因為頻繁母乳,她接觸最多的人就是媽媽,而奶粉喂養的寶寶,如果頻繁接觸的人是奶奶,那么他們對奶奶的印象會比對媽媽來的熟悉。

看反應

當媽媽靠近寶寶的時候,他們會注視著你的臉龐,沒一會做出一些動作來表示對你的歡喜,這就說明孩子進入一個初步識別人臉的狀態。

如果是不經常帶孩子的爸爸或者其它家人靠近孩子,孩子可能看都不愛看,或者孩子注視一會,但不做任何反應。

聽聲源

當媽媽在孩子周圍發出聲音時,孩子很快就去尋找聲源,如果發覺抱自己的人不是媽媽,那他們就會順著聲音的方向表現出不安。

如果媽媽走過來從別人手中接過他,那孩子就會開心,安靜的寶寶會笑著看媽媽、哭鬧的寶寶會安靜下來。

哭鬧聲

當媽媽抱著寶寶有事要走開,把寶寶托付給別人的時候,寶寶是”不同意“的,他們通常不愿意離開媽媽懷抱,哪怕不情愿被抱起,也是很快會反應過來,然后大哭。

對于三個月后寶寶開始認人后,媽媽們要加以訓練,比如讓寶寶多認識色彩,感知觸覺等,這時候一款合適的玩具就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