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姓母姓一直以來都有爭議,這主要是因為以前有傳香火、重男輕女等思想,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思想的轉變、女性力量的增強,這種觀念也在逐漸改變當中,如今隨母姓隨父姓都是沒有問題的,就連法律也可以強制要求。
孩子不同姓帶來的煩惱
雖然現在不少獨生子女結合雙方父母都只有一個孩子,國家放開二胎之后,很多獨生子女結合的家庭就打算生二胎,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但很多傳統的家庭還是有點不太接受孩子跟媽媽姓,特別是男孩子跟媽媽姓,所以也產生了不少的矛盾。
差別待遇
跟爸爸姓的孩子爺爺奶奶就非常的疼愛,但是跟媽媽姓的孩子很容易就會受到爺爺奶奶的忽略,甚至是買禮物的時候都有區別。外公外婆的家產可能就只給跟媽媽姓的這個孩子,跟爸爸姓的這個孩子是沒份的。會導致兩個孩子之間產生矛盾,并不利于孩子成長中的相互扶持和兄弟情深。
被人誤會
不同姓就會讓人覺得是不是家庭關系不太好,爸爸媽媽已經離婚了才會不同姓,這是很多人下意識的第一反應。所以還得要孩子或者家長去解釋,解釋多了也會讓人覺得煩。
偏愛孩子
執著于一個孩子跟一個姓的父母,有可能對于這種姓氏的傳承是非常看重的,內心里面對姓氏傳承看重,自然就會對跟自己姓的這個孩子會更加的重視。有個江浙的媽媽就曾經說過二胎孩子跟自己姓,老公卻不怎么管二胎的孩子了。感覺只有老大是老公的孩子,老二卻不是他的親兒子一樣。
避免矛盾出現的正確做法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兩兄弟之間的感情很難非常的融洽。雖然是有血緣關系的兩兄弟,但極有可能是在競爭中長大的,兩兄弟感情不和,甚至經常吵吵鬧鬧也會導致父母之間的關系緊張,因此父母以及兩個家庭都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避免矛盾。
一視同仁
法律上孩子可以跟爸爸姓,也可以跟媽媽姓,如果家里面有兩個孩子,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前提是父母以及家里面的親戚朋友要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無論孩子姓什么,其實都是跟父母有血緣關系的,都是親人,不要厚此薄彼。
提前溝通
提前跟老師打好預防針,兩個孩子是兄弟,但是不同姓的原因是我們雙方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希望一個孩子跟爸爸姓,一個孩子跟媽媽姓,我們家庭也是很和睦的,這樣老師知道孩子的情況,自然能夠維護孩子在同學面前的顏面。
告知原因
孩子慢慢長大也要告訴孩子,為什么你們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要讓孩子知道,雖然兩個人的姓氏不一樣,但兩個人就是親兄弟要相親相愛和睦相處。
改變方式
這里指的是改變取名字的方式,可以將父母雙方的姓都放在孩子的姓名里面,比如說爸爸姓王,媽媽姓梁,那么一個孩子可以在“王梁”后面加一個字,或者兩個字,另外一個孩子可以是“梁王”后面加一個字或者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