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后,由于骨骼結構尚未完全成形,身體柔軟度較高,因此抱姿成為了寶媽們日常育兒中不可或缺的任務。然而,抱寶寶的時候,是否存在正確和錯誤姿勢呢?如何才能避免傷害寶寶呢?接下來請看文章詳解。
一、抱寶寶前必先處理好個人衛生問題
家長在抱孩子的時候,如果個人衛生不良,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健康。因此,在抱孩子前,一定要仔細洗手,剪掉指甲等,避免給孩子帶來不舒適。
二、正確抱寶寶的方法
1.抱起寶寶后,將他保持在垂直的位置,將頭、頸部固定在手臂上,讓他的背部充分支撐在媽媽手臂上,手臂和肩膀要盡量支撐好寶寶的身體,以減輕肌肉疲勞,這是很多新手媽媽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2.雙臂橫抱:將寶寶的下巴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手臂將寶寶托起,手掌和前臂要將背部包覆住,保證寶寶的頭部得到一定的支撐,同時肘關節應該直舉,以免肘彎過大導致寶寶不適。
3.抱腋下:將寶寶的一只手臂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另一只手臂則從寶寶的另一側通過,手心架住寶寶的腋下,一只手抓住寶寶的臀部,另一只手托住寶寶的頭部。
三、常見的錯誤姿勢
1.一個手臂橫抱:這種姿勢容易讓寶寶身體傾斜,背部沒有得到充分支撐,長時間后還容易導致寶寶舒適度不佳。
2.頸部不得當:如果寶寶的頭頸部得不到支撐,時間久了肌肉會疲勞,容易導致頸部僵硬、疼痛、局部肌肉痙攣等問題。
3.一只手臂支撐:如果只用一只手臂托住寶寶,不僅會導致媽媽的胳膊疲勞,還會讓寶寶覺得不舒服。
四、引導寶寶正確睡姿
寶寶的睡眠姿勢對其身體發育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寶寶習慣性采用錯誤的姿勢睡覺,不僅容易影響到寶寶的脊柱健康,還可以導致寶寶容易出現哭鬧、睡不好等問題。因此,寶媽們需引導寶寶正確選擇睡姿,如:側臥睡姿或仰臥睡姿,但建議寶媽在孩子1歲之前,盡量不要讓寶寶采用俯臥睡姿,并選擇比較合適的睡眠環境。
五、溫馨提示
1.抱寶寶的時候,要時刻保持穩定,姿勢正確。
2.要針對寶寶的情況選擇正確的抱姿,以避免身體不適、疼痛等問題。
3.建議媽媽注意自己抱孩子的衛生情況,并注重個人習慣的養成。
4.寶媽們應科學用力,家長們在抱寶寶的時候,切忌用力或者過度捏揉寶寶。
5.在寶寶睡覺前,應該把寶寶的床鋪情況整理到干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