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體功能低下,影響妊娠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黃體功能不足

5424

黃體功能不足是指卵巢黃體分泌的孕激素量低于正常水平,導致受精卵不能正常著床或早期胎停。以下是該疾病的原因、癥狀、診斷與治療方法。

原因

1.黃體形成障礙:由于卵巢生理或病理原因,卵泡不能充分發育成為黃體,孕激素分泌不足。

2.黃體萎縮早期:黃體在生理周期結束后,由于黃體生成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前期分泌周期早結束。

3. 黃體化未完成的受精卵:黃體化失常或未完成,造成孕激素分泌異常,從而導致黃體功能不足。

癥狀

黃體功能不足的癥狀與早期流產類似,如妊娠期間陰道出血或褐色分泌物、下腹墜痛、關節疼痛、乳房脹痛等。

診斷

1. B超檢查:用于確定黃體期內卵巢是否具備發育形成黃體的條件。

2. 血荷爾蒙檢查: 定量檢測黃體酮和孕激素的水平。

3. 子宮內膜活檢:對黃體期出血或褐色分泌物可直接取樣進行組織學檢查來確定基底膜完整度及上皮狀態。

治療方法

1.黃體期給予孕激素替代:黃體期給予口服或肌內注射孕激素替代治療,有助于維持黃體功能,提高著床成功率。

2.改善生活方式:減少壓力,有一定的幫助;保持充足的睡眠;適度運動;注意飲食平衡。

3. 促排治療:將控制卵巢功能的藥物用于治療。在排卵周期的某一天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等激素,則卵泡會同時發育,形成多枚卵子,從而提高生育成功率。

總之,黃體功能不足病因復雜,治療也需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若早期檢查并得到正確診斷,治療后大多數患者預后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