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和腸癌的癥狀有些類似,但兩者的本質是不同的。了解兩者的不同點有助于我們早日發現腸癌,同時減少對腸炎的不必要擔憂。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腸炎和腸癌的五大不同點。
一、發病原因不同
腸炎的發病原因大多是由于感染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或者食用了受污染的食物。而腸癌的產生與腸部細胞的癌變有關,大多數情況下是由于長期的飲食、生活習慣、遺傳等因素共同作用。
二、病變部位不同
腸炎一般發生在腸道黏膜,通常情況下,病變范圍不會擴散到結腸及其以上部位。而腸癌通常發生在結腸和直腸,病變會向附近組織擴散,嚴重的還可能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
三、癥狀表現不同
腸炎的癥狀主要是腹瀉、便秘、肚子脹等,一般不會出現腸梗阻、腸穿孔等嚴重的癥狀。而腸癌的早期癥狀很難被察覺,隨著病情的加重,一些明顯的癥狀才會出現,如大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等。
四、治療方法不同
由于腸炎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因此一般會通過抗生素、腸道解毒劑等藥物進行治療。而腸癌的治療則是通過手術、放療、化療等多種方式,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五、發病年齡不同
腸炎和腸癌的發生年齡也有所不同。腸炎的發病年齡相對比較年輕,多發生在嬰幼兒和兒童身上;而腸癌的發病年齡相對較大,多在40歲以上。不過,目前腸癌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應引起高度關注。
結語:
盡管腸炎和腸癌有很多不同之處,但它們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日常生活中應重視衛生,盡可能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同時,要定期進行體檢,及早發現腸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