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身體受到細菌、病毒等因素影響而出現的自我保護反應,但如果不正確處理會給身體帶來更多的傷害。那么,在發燒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呢?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一、正確的測量體溫
測量體溫是判斷身體是否發燒的關鍵步驟。如果不正確地測量體溫,就會導致不準確的結論,而產生誤區。正確的測量方法應使用電子計或家用水銀溫度計,且溫度計要在使用前洗手消毒,并且放在體溫計下舌根或腋下20至30秒計算體溫,這樣才能準確地掌握自己的體溫。
二、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
在發熱期間,身體的代謝速度加快,需求更多的水和能量。此時病人不宜有過度的運動和勞累,以及心理上的過度緊張和壓力,應盡量保持心情愉快和放松,這有利于康復。同時,加強飲水量,經常飲用適量溫開水、少量果汁、淡鹽水等無刺激性飲料,以防止脫水。
三、采取物理降溫措施
物理降溫可以通過散熱或導熱使身體的溫度下降,改善身體的狀態。但是這種方法僅適用于輕度發燒,發熱溫度超過38.5℃的患者需要先到醫院就診。物理降溫措施包括:
1、毛巾濕敷:將水溫約為30℃的毛巾浸泡在水中撈出后擰干,然后將毛巾敷在頸部、頭部、腋下、大腿根部等散熱的區域,可有效降溫,但要注意毛巾及時更換和洗手消毒。
2、溫水浴:用37℃左右的水浸泡全身10-15分鐘左右,也可起到降溫的作用。
3、飽和鹽水浸泡:可用低于37℃的飽和氯化鈉溶液來進行降溫,不過這種方法要注意浸泡時間不超過20分鐘,并且浸泡的時候不能讓水溫降得太快或太低。
四、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針對發熱有癥狀的人群使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也是應對低熱、中熱、高熱的急性發熱的常規手段。種類有止痛鎮痛藥、退燒藥、降溫藥等。但是,使用藥物的時候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不可自行使用藥物以降低體溫。
五、去醫院就診
對于身體健康狀況較為嚴重的發熱患者,建議到醫院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及時診斷并給予相應的治療。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并及時采取措施,避免誤診、誤治等不良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掌握發燒處理的正確方法或治療方式,并及時就醫治療,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