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囟門:嬰兒頭顱中的開口
隨著寶寶的出生,新生兒的檢查也變得異常重要。其中,測量頭圍時,醫(yī)生除了會詢問胎齡是否正常,還會注意到后囟門的位置。那么,什么是后囟門,它有什么作用呢?
什么是后囟門?
后囟門也稱之為枕骨大孔,是新生兒頭顱骨骼未完全愈合的部位之一,在頭部正中線正下方,位于后枕骨和上頸椎之間,呈倒三角形。在嬰兒頭顱中,后囟門的大小會因年齡大小而有所不同。
后囟門有什么作用?
后囟門處位于顱內(nèi),與大腦有緊密的關(guān)系。人在出生時,頭顱的尺寸較大,如果沒有后囟門,頭顱將變得非常笨重,增加給予新生兒照顧者造成的負(fù)擔(dān),而后囟門的存在能夠緩解這種情況,為嬰兒的生活和照護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此外,后囟門還有助于新生兒頭顱對外的生長發(fā)育,保證頭顱的正常形態(tài)和外觀。
注意事項
盡管后囟門的位置非常重要,但是作為普通父母,精確地確定后囟門的位置是很困難的。因此,如有需要,一定要向?qū)I(yè)醫(yī)生咨詢。
總之,后囟門是新生兒頭顱中的一個開口,有助于頭顱的生長發(fā)育和外觀。我們需要注意寶寶的頭圍和后囟門的位置,在必要時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