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育兒——我和孩子的故事 教育孩子的心得簡短的

5424

教育孩子可謂是每個家長的頭痛難題,而自己親身經歷和反思,或許能為正在育兒路上的父母提供一些啟示。以下是我與孩子相處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奉行“金子換金子”原則,讓孩子感受自己被重視和被信任

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當我需要孩子效勞時,都會先跟他談一次心。比如我需要他給我買菜,我會說:“兒子,你能不能給媽媽去買點蔬菜?你的腦袋靈活,跑得也快,媽媽就放心了。”孩子看到我信任他,他會非常高興,他知道媽媽重視他,需要他。孩子會變得更加努力,因為他信任我,也會讓我感覺很愉快。

二、哄騙孩子不如耐心溝通,互相尊重才是“雙贏”的有效途徑

年齡越大的孩子,觀念會越來越獨立,甚至會提出自己的意見,有時候會和我產生分歧。這時我不會像一些父母那樣說孩子“聽話了”就會有好處,或者拿出自己的權威來壓制孩子。我會靜下心來,耐心聽孩子說完,然后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當然有時候我也會想起我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或者跟孩子分享我年輕時的一些經歷,讓孩子感受到我是理解他的、能夠和他共情的。這樣我們就會達成更好的溝通效果,同時也讓孩子感受到尊重。

三、讓孩子建立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感

我覺得父母的責任之一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感。所謂自我意識,就是讓孩子了解自己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人,喜歡什么,擅長什么,也讓孩子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所謂自我價值感,則是讓孩子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慢慢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自己的生命充滿意義。比如每周我都會跟孩子一起繪制“成長記”,讓他在上面記錄自己的成長點滴。孩子會慢慢地認識到自己的成長,也會感到自己的點滴努力有了意義。

四、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他們能夠自我管理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獨立性個人認為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不能過于溺愛孩子,需要讓他們自己去處理一些小事情。比如我鼓勵孩子在家里整理自己的房間,或者幫我們家裝門,做些有意義的小工程。還會告訴他們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讓他們懂得“自我管理”這樣的道理。這個時候,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要讓他們在小小的事情上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和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