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的愛情電影(10部哭到崩潰的愛情電影)
1994年,34歲的騰格爾坐在蒙古烏蘭巴托的一處片場休息室里,內(nèi)心疑惑、糾結。
他始終想不明白,導演謝飛為何會找自己拍電影,還擔任男一號。
當時謝飛已經(jīng)是圈內(nèi)極具影響力的大導演,此前帶著年輕演員姜文新拍的作品《本命年》在柏林拿了銀熊獎,另一部作品《香魂女》更是和李安的《喜宴》共同斬獲金熊獎,不管是實力還是地位都是國內(nèi)標桿級別。
相比之下,被謝飛選中的自己簡直就是“無名小卒”。
沒演過電影不說,就是作為歌手,此前他也只是參加了幾個歌唱比賽,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也只有自己創(chuàng)作的《蒙古人》和《父親和我》。
這樣一個不夠自信的魁梧大漢戳在劇組里,在一眾同事有條不紊的忙碌中,第一次體會到了大姑娘上花轎一般的茫然和嬌羞。
手足無措的他,一會兒揪揪衣角,一會兒悄咪咪地偷瞄同事,被抓包后還假裝鎮(zhèn)定地抬頭望天,手卻緊張地立馬伸進褲兜。
“你稍微放松一點,太緊張的話,你和對手演員都很容易跑戲,”謝導出言提醒,“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找一個最舒服的姿勢站著,注意對方的眼神,就像你平時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一樣。”
在經(jīng)過了一系列的指導后,騰格爾慢慢適應了臺詞和鏡頭,也逐漸進入了角色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