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管嬰兒能一周期兩次取卵嗎?

5424

試管嬰兒能一周期兩次取卵嗎?輔助生殖技術將生命這個“上帝的安排”掀開了神秘面紗,試管嬰兒的一個關鍵技術是促排卵,而傳統促排卵方法一次月經周期只能取1次卵,對一些卵巢功能不好的婦女有點著急,一個月能不能取2次卵,其原理又是什么呢?

一個標準的月經周期是由月經期、卵泡發育期、排卵期、黃體期組成,周而復始,所以一直以來,人們傳統的觀念認為月經中期試孕,受孕的幾率最大,由此還產生“安全期”避孕的方法,也就是避開排卵期同房是安全的。以前皇帝的后宮妃子懷孕了,敬事房還要翻翻臨幸日是她月信的哪一天,由此判斷是不是真的龍種。

但有些月經規律的人在近月經期,甚至在月經期,自認為安全期的時候同房也不幸中標,意外排卵率約20%,安全期并不安全。冤假錯案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為什么會這樣呢?

大樣本健康婦女的陰道超聲加內分泌檢查研究支持竇卵泡波理論,就是月經周期可發現2~3次4~14個>Φ4~5mm的卵泡波,也就是間隔幾天不等的卵泡一波一波的生長。68%的婦女出現2個卵泡募集波,排卵間隔時間為27天,一般沒有排卵波出現在排卵后,即黃體期,接著是卵泡早期再出現排卵波;32%出現3個卵泡波,排卵間隔時間是29天,第一個無排卵波出現在排卵時,第二個無排卵波出現在黃體中后期。任何一個卵泡波中的一個卵泡一不小心發育了,都會產生后果。所以說在這個世界上既有康莊大道,也會有旁門小道,條條道路通羅馬。

竇卵泡的生長是連續的,存在于月經周期的各個階段。做自然周期及微刺激周期的試管嬰兒,在排卵或取卵后,FSH下降,處于劣勢的小卵泡出現閉鎖。如果這時加用外源性FSH,使其超過卵泡發育的FSH閾值,這部分小卵泡就會繼續生長、發育、成熟;同一個月經周期就可以出現另一次取卵機會,這就是現在說道的黃體期促排卵方案。

人們總認為這是一個新方案,實際上早在1998年,Rombauts等學者就首次報道在黃體期使用促卵泡素( FSH) 獲取了成熟卵母細胞,但直到2007年,才有黃體期促排卵成功使卵巢低反應患者獲得臨床妊娠的報道。漫漫長路遠。

( 圖:正常卵泡發育過程)

目前這一方案和常規的促排卵方案共同應用于臨床,為患者帶來福音。因其在黃體期促排卵,卵泡生長和內膜不同步,必須做凍胚移植,一般不作為常規治療方案,僅應用在以下幾組人群:

臨床IVF促排卵治療不孕癥的過程中,有一部分患者出現卵巢反應不良,其中一種是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所致的卵巢低反應,具體表現為獲卵數少( ≤3個) 、促性腺激素( Gn) 用量大、卵子質量下降、臨床妊娠率低;另一種卵巢儲備功能正常,但使用大量Gn后仍表現為卵泡發育遲緩或者停滯。2007年Kucuk和Sozen報道對卵巢低反應者采用黃體期促排卵成功獲得成熟的卵母細胞,其平均獲卵數高于常規短方案,但臨床妊娠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在接受IVF的患者中偶然會遇到取卵后沒有獲卵,這不僅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同時也是困擾臨床醫師的棘手的問題之一。如果在獲卵失敗的情況下緊接著利用下一批卵泡波取卵,不僅節約時間,也可能獲得妊娠機會。

現在的輔助生育使用的經典的長方案促排卵,從月經前一周使用降調節藥物,10~14天后使用促排卵藥物,共需要3~4周才能完成一次取卵,腫瘤患者需要盡快手術或化療、放療,給我們留下的時間很少,如果不幸碰上患者已經排完卵,等下周期取卵,時間就會白白浪費掉,黃體期促排卵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為患者節約寶貴的時間,幫助他們取卵后盡快進入后續治療。

隨著人們對生理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會有越來越多的方法出現,幫助不孕夫婦解決生育問題。無論采用何種治療方法,都必須遵循卵泡發育的規律,不能逆天而為,也無法做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