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指每日排便次數多于正常值、大便量增加、質地變稀等癥狀。對于新生兒和嬰幼兒而言,腹瀉是非常常見的問題,其中又以生理性腹瀉最為常見。那么,寶寶生理性腹瀉持續多久呢?如何進行治療呢?本篇文章將為您提供答案。
一、什么是生理性腹瀉?
生理性腹瀉是指寶寶在經過每次喂奶后,出現稀水狀或半稀狀大便,但體重增長正常,無發熱、腹脹等癥狀,且不影響寶寶的正常活動和食欲。生理性腹瀉通常持續約1~2周,自行緩解。
二、生理性腹瀉的原因
1.腸道發育不成熟
新生兒和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成熟,腸道排空功能差,容易出現腹瀉癥狀。
2.嬰兒飲食不當
寶寶可能會因為吃了較多的水果、蔬菜、豆制品等易造成腹瀉的食物,而出現生理性腹瀉的癥狀。此外,如果寶寶過度飲用果汁、蜂蜜水等含糖量過高的飲品,會引發腹瀉。
3.感染
嬰幼兒感染惡性病毒、細菌、寄生蟲等,也有可能出現腹瀉的現象。
三、生理性腹瀉的治療
1.保持飲食平衡
寶寶出現腹瀉癥狀時,家長應避免喂食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等不易消化的食品,改為提供乳制品和白米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寶寶體內水分平衡。
2.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有助于增強腸道免疫力,減緩腹瀉癥狀。家長可供給寶寶酸奶等含有益生菌的飲料。
3.注意衛生
寶寶腹瀉期間應注意保持衛生,勤換尿布和消毒工作,否則易導致細菌或病毒感染,加重癥狀。
4.觀察寶寶情況
家長可觀察寶寶大便頻率和體重變化情況,及時就醫咨詢專業醫生意見。
四、寶寶腹瀉癥狀持續時間與就醫時機
生理性腹瀉的癥狀多表現為稀水樣便便,但寶寶并不出現各種其他癥狀,比如體溫升高、膠凍狀便便、黃綠色便便、吐奶、食欲不振等,這都是需要及時就醫的嚴重腹瀉癥狀。如果寶寶持續腹瀉超過1周,或體重減少超過10%,或有嘔吐、腹瀉加重等情況,就應及時就醫,以確定癥狀的原因,并接受治療。
最后,建議家長平時注意寶寶的飲食和衛生習慣,避免寶寶出現生理性腹瀉等問題。如寶寶出現生理性腹瀉癥狀,家長可根據上述治療方法進行治療,通常持續時間不超過2周,寶寶身體會逐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