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火、久坐、活動少...痔瘡愛找孕婦的原因揭秘

5424

痔瘡是日常生活常見的肛腸疾病,在我國很早就有十人九痔的說法,尤其是孕婦,孕婦痔瘡發生率高達76%,這讓很多孕婦朋友飽受困擾,很多孕婦想提前預防痔瘡的方法,但是不知道痔瘡形成的具體原因,所以本文整理了孕婦容易得痔瘡的原因,內痔外痔的原因不同,感興趣的寶媽可以了解一下。


孕婦容易得內痔的原因

孕婦容易得內痔的基本病因包括自身因素及生活因素,在孕期孕婦的一些生活習慣會誘發內痔瘡的形成,所以孕婦朋友一定要了解內痔形成的原因,做好預防,以下就是具體的原因介紹:


1、長時間久坐

正常情況下,肛管直腸黏膜內的靜脈叢非常豐富,女性懷孕后習慣久坐不動,這些靜脈叢處于人體最低點,由于重力作用,體血液循環不足,盆腔內血流過慢和腹腔內臟充血,引起靜脈充盈、隆起,最終形成內痔。

2、活動少

女性懷孕后運動不足導致的腸蠕動減慢,大便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吸干,就引起了大便干燥,大便擠壓靜脈導致充血和血液回流困難,容易形成內痔瘡。

3、吃上火食物

有些孕婦在妊娠期間飲食生活會發生變化,愛吃一些上火的食物,導致肛門淤血和便秘,容易形成內痔瘡。


4、血流量增大

懷孕期間孕婦為了供給胎兒所需,血液量會比平常增加約50%,倘若孕媽媽本身體內的血液循環就不好,血液量在短時間內增加會使血管壓力變大,形成便秘,最終形成內痔瘡。

5、激素影響

懷孕以后,孕媽媽體內的激素改變,使得腸胃蠕動變慢,食物停留在腸胃道的時間延長,被過分吸收水分后,大便就會變得非常干燥,這時排便時必定會更加用力,肛門擴約肌無法承受長期以來的不當施壓,最終形成內痔瘡。

6、子宮壓迫

懷孕后期,隨著胎兒的成長,子宮日益變大,逐漸壓迫到骨盆腔中的靜脈,導致肛門附近的靜脈回流變得不順暢,致使肛門口出現靜脈血管瘤,最終形成內痔瘡。

7、有痔瘡病史

痔瘡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疾病,如果女性朋友有過痔瘡病史,則在懷孕期間,受到胎兒和體內內分泌異常影響,更容易導致痔瘡復發。

以上就是孕婦產生內痔瘡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孕婦朋友們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生活習慣,不要長時間久坐,多走動,少吃辛辣食物,就能提前預防孕期痔瘡的發生,如果孕婦有痔瘡,要及時接受治療,了解痔瘡解決的方法,避免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引起流產或早產。

孕婦長外痔瘡的原因

根據外痔類型的不同,其病因也不一樣,目前主要病因包括肛周靜脈血栓形成、皮下組織炎癥、肛周結締組織增生、飲食不健康,以下就是具體的介紹:


1、肛周靜脈血栓形成

孕婦站立或坐位時,肛管直腸處于人體下半部分,由于重力的原因,此處靜脈回流困難,容易出現靜脈曲張以及血栓形成,從而誘發外痔。

2、皮下組織炎癥

肛管直腸作為糞便的排出通道,當孕婦肛門皺裳受損,導致的皮膚充血、腫脹,比較容易感染而出現炎癥,肛周的炎癥可直接導致孕婦出現外痔。

3、肛周結締組織增生

肛周皮膚在反復的炎癥刺激下,局部結締組織增生形成腫塊,稱為結締組織性外痔,由于其痔核內血管較少,外觀呈黃褐色或黑褐色,常無疼痛,偶有肛門瘙癢,以下墜感、異物感為主要癥狀。

4、飲食不健康

孕婦經常進食辛辣、油膩的飲食可導致便秘或腹瀉,當便秘時出現大便干結、用力排便的情況,更易出現靜脈血管破裂、血栓形成而誘發外痔,尤其是血栓性外痔。

以上就是孕婦出現外痔瘡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了解預防孕婦痔瘡的方法,如果發生外痔瘡的話,孕婦要注意改善生活飲食習慣,不要讓外痔瘡進一步增大,影響到孕婦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