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截至6月3日,上海市共接種新冠疫苗近1800萬劑次,其中已報告接種后死亡18例。
這一消息引發公眾關注,對于疫苗接種的安全問題再度引起了關注。
事實上,這18例死亡是在接種不同的疫苗后出現的,且大多數是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目前,上海市疾控中心已聯合多個部門共同開展調查,初步判斷疫苗本身并不是致死的原因。
此外,記者注意到,有的病例中已接種的疫苗和報告的不同。據悉,這是由于市民在接種后未告知醫生真實情況或未及時上報等原因所致。
那么,這些死亡病例到底是何原因導致?有可能是違規操作導致。
疫苗接種如何安全有序進行
雖然新冠疫苗安全性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管局的批準,但這并不意味著接種過程中不需要注意事項。
首先,接種對象的選擇很關鍵。根據標準,符合以下情況的人員不建議接種疫苗:對某種疫苗存在過敏反應的人員、妊娠期女性、正在感染和發熱的人員。
其次,必須確保疫苗的質量和保存條件。疫苗若超過了保質期、保存條件不當等可能會影響疫苗本身的效果和安全性。
再次,注射操作應當規范且安全。醫務人員必須對疫苗進行充分的振蕩混合,同時要求接種者身體部位消毒并正確注射。
最后,接種人員需要明確告知接種疫苗的相關風險和注意事項。接種后,接種者應該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如出現特殊現象需要及時就醫。
現實中,隨著疫苗接種的普及,也會出現一些違規操作,如超時接種、超量接種等。這些違規操作會導致疫苗接種風險上升,并可能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
如何避免疫苗接種意外事件
為了保障廣大民眾接種疫苗的安全,以下幾點大家需要注意:
第一,接種前要了解相關信息。在接種前,應該了解疫苗的名稱、接種時間、接種對象等信息。同時,也應該關注有關部門的通告和相關媒體報道,尤其是對于新型疫苗應該謹慎。
第二,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接種。建議選擇正規醫院或接種點接種,切忌到亂搭檔口接種疫苗,以免營造丁香或扣草等假象。
第三,接種前要做好適宜性評估。在接種前,應該告知醫生自己的身體情況和病史,以免因個人健康狀況不適合接種疫苗和抗生素等。
第四,接種后應該注意觀察身體情況。接種后,應該密切觀察身體反應,如出現身體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并主動告訴醫生接種情況。
總之,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是得到保障的,但這不代表接種就可以忽視相關安全性問題。既然已經決定接種,就應該注意事項,選擇正規醫院,避免違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