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坐月子期間,最怕受到風寒影響,而現在剛好又是冬季,氣溫低風寒大,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受寒,其實女性在坐月子期間,通過飲食和中藥調理是可以驅寒的,那么驅寒的食物和中藥偏方有哪些,我們一些來了解一下吧。
月子里可以驅寒的食物
對于媽媽來說,產后坐月子的期間是很關鍵的,在月子期間要對自己的身體多多關注,除了要注意防風受寒外,還可以在飲食上多加注意,以下就是月子里可以驅寒的食物:
1、姜炒飯
炒飯是最簡單方便制作的一道菜,新媽媽如果在月子里吃膩豬腳姜、雞湯,可以偶爾做做姜炒飯。
材料:熟米飯1-2碗,雞蛋1個,適量的姜、鹽、食用油。
做法:鍋里先洗干凈擦干后,把鍋燒熱放油,放姜末爆炒,雞蛋打散放入鍋中和姜一起炒,然后再放入米飯翻炒,最后放入適量的鹽即可。
2、姜米茶
月子中心會給每位媽媽準備月子水,喝了可以安眠排毒,新媽媽在家坐月子可以給自己準備一杯姜米茶,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是可以喝的,暖身又暖胃。
材料:姜1塊,大米150克,適量的水和食鹽。
做法:大米洗好晾干下,然后放水鍋中用小火翻炒,直到大米中的水分被烘干,然后再放入提前剝皮切好的姜塊繼續翻炒,最后轉小火翻炒直到大米變金黃色,最后放入超過淹沒食材并超過一半的水量,大火燒開小火熬煮10分鐘,最后關火燜10分鐘,放入適星的鹽即可。
3、阿膠豬肉煲
月子受涼之后可以吃阿膠豬肉煲,阿膠能夠促進人體內血紅蛋白的生成,還能夠促進鈣質吸收,對于產婦而言是具有非常好的療效。
材料:阿膠,豬肉,還有蔥姜蒜等調料。
做法:首先要將豬肉洗干凈,切成小塊,然后在鍋中加入水煮沸,將肉塊撈一下備用,豬肉放入煲內,用小火燉熟后再加入鹽調味。
寶媽們產后的身體是很敏感的,因此在月子期間就更要注意身體健康,在坐月子的時候千萬不能讓自己受涼,可以利用以上的方法,進行驅寒,否則會造成很多的月子病。
月子里可以驅寒的中藥偏方
月子期間發生有受涼的癥狀,可以根據個人的病癥對癥性的進行驅寒,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受寒的患者,需要注意保暖防寒,同時也需要補充一些驅寒的中藥,以下就是可以驅寒的中藥偏方:
1、艾葉泡腳
寶媽可以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用艾葉加入熱水泡腳,只要每天睡覺之前都堅持泡一下腳,那么體內寒氣很快就可以去除。
2、驅寒藥方
材料:制草烏10克,制川烏10克、白芷15克、海風藤15克、威靈仙10克、木瓜15克、雞血藤12克、川芎20克、當歸10克、人參18克、制狗脊10克、牛膝15克。
作用:此方有祛風散寒、除濕通痹、關節疼痛、腫脹、屈伸不利、局部惡風寒、肢體麻木、腰膝酸軟,不可過量服用或者久服,風濕熱痹者慎用。
3、艾灸
坐月子的朋友也可以使用艾灸來驅寒,它的驅寒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每天都需要用艾灸熏幾次,熏完之后一定要捂好,千萬不要被風吹到了。
女性朋友在生完寶寶后一定要注意不要著冷風,也不要受涼,不然很容易患有月子病,要多喝開水,如果是體寒的體質,可以多用艾葉泡腳,這樣可以更好的祛寒,對于身體的復元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