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春節除了衣食住行倍受人們的關注,近幾年賀歲檔的電影也受眾多人的關注。在今年有多部口碑十分好的電影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其中《滿江紅》電影讓人們有開始回顧岳飛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滿江紅是怎么創作出來的。
滿江紅是怎么創作出來的
在岳飛冤死后之后,關于岳飛的很多記載都被抹去,而關于岳飛的大作《滿江紅》更是沒有任何記載,直到明朝的時候,才被人翻出來。因此,關于岳飛寫《滿江紅》的創作背景一直成謎。
關于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的創作背景,專家們一直爭論不久。雖然專家們爭論不休,但是也主要有以下三種主流觀點:一是創作于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前后,這種觀點主要基于詞中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飛在詞中自稱自己年已三十,得到的功名如同塵土一樣微不足道。由此判斷,岳飛是在自己30歲左右的時候,創作了《滿江紅·怒發沖冠》。當然,也有專家反駁,這里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只是一個概數,并非是指岳飛30歲。
第二種說法是創作于公元1136年,第二次北伐之后。當時,岳飛第二次北伐,由于孤軍深入,既無援軍,又缺糧草,最后不得不撤回鄂州。岳飛這次北伐壯志未酬,就在鎮守鄂州期間,寫下了千古絕唱《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充分表達了岳飛北伐壯志未酬,重新開始,收拾舊山河的豪情壯志。此時岳飛的境地與詞中的意境相吻合,因此有專家認為《滿江紅》是在岳飛第二次北伐之后創作的,大約時間是在1136年,也也就是宋高宗紹興六年。
第三種說法是岳飛的《滿江紅》創作在岳飛入獄前不久。當時,岳飛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大敗金兵,勝利在望。然而,宋高宗、秦檜等人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岳飛最后不得不放棄北伐,班師回朝,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遭遇此情此景,岳飛感慨萬千,這才揮筆寫出了千古名作《滿江紅》,既表達了前功盡棄的痛惜之情,又表達了重頭再來,收拾舊河山,忠君愛國的思想。然而,岳飛所做的一切,依然不能得到宋高宗趙構的信任,最后放任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殺死。
這三種說法各有各的道理,但是由于缺乏歷史記載,一直成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絕非是張藝謀電影《滿江紅》里演繹的那樣,是岳飛臨死前,寫在獄中的墻壁上,由秦檜給背誦出來,并且流傳千古的。
滿江紅怎么傳下來的
被抓風波亭的岳飛父子,在臨刑前,寫下了大義凜然、氣壯山河的《滿江紅》。氣急敗壞的秦檜及其爪牙,氣得把《滿江紅》撕得粉碎,然后,立即將岳飛父子斬首。 原以為,《滿江紅》就這樣消失了。沒想到,行刑結束無人之后,一個姓方的和尚把這些碎片收集起來帶走了。 過了好多年,到宋孝宗時,岳飛一案平反昭雪。方和尚這才把保存下來的《滿江紅》獻出來。從此,這首詞便成了老幼成誦、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
滿江紅想表達的是什么
滿江紅表達了作者對中原重陷敵手的悲憤,對局勢前功盡棄的痛惜,表達了自己繼續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愿。 下片抒寫作者對民族敵人的深仇大恨,對祖國統一的殷切愿望,對國家朝廷的赤膽忠誠。全詞情調激昂,慷慨壯烈,顯示出一種浩然正氣和英雄氣質,表現了作者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
以上是滿江紅是怎么創作出來的相關內容。今天的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上述的內容對你有所幫助。最后感謝大家的觀看,想要了解更多內容的朋友可以多多的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