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國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獨特的釉料及燒成方法產生的窯變神奇而聞名于世。在我們購買鈞窯瓷器時肯定是害怕買到偽造的,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今天來了解怎樣鑒別鈞窯瓷器。如何挑選鈞窯瓷器。
怎樣鑒別鈞窯瓷器
1、看釉
鈞窯的天青、天藍,勻凈瑩潤,乳光內含,雖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但由于中原地區地下水含量較少,土壤中的含堿量適中,所以無論是墓葬,還是窯藏出土的鈞瓷,都很少有大塊土銹粘結的現象,其釉質往往產生出類拔萃的鈞瓷,令人賞心悅目。現代仿鈞器不管是仿宋鈞的造型,還是仿金、元時期的鈞瓷的特征,其釉色多為天藍,很少有天青、月白釉。而且為了達到與出土鈞瓷相近的釉質,刻意偽造土銹或作去浮光的處理,但其效果適得其反,給人的感覺是釉色發烏,不自然,看上去極不舒服。
2、開片
鈞窯的開片是非常漂亮的,是窯變的一個特征,它是指鈞瓷成品釉層中產生的細小裂紋,這種紋路用肉眼就能夠看到。若你手上有珍品藏品困于出手,想尋正規平臺參與拍賣,有緣者可與筆者溝通;壹柒壹肆、柒貳叁伍、壹陸壹。鈞瓷開片非常漂亮,似有似無的規律,大規模開片淺。正對放光看,斑紋里面被水垢填滿,有鼓出的感覺,但側視則沒有。
3、工藝
鈞窯瓷器從初創伊始的“唐鈞”,歷經宋、金、元,直至民國時期的仿鈞都采用的是手拉坯工藝。這種工藝特征是器物的底部較厚,然后向上逐漸趨薄,器物的口沿處胎體最薄。在器物的圈足露釉處還可以看到細密的旋紋,器壁薄釉處有輪指痕。
4、紋路
蚯蚓走泥紋是鈞窯特有的,在釉料干燥階段或未達到最高燒成溫度范圍之前的預熱階段。此時,由于釉料中的水分被胎體吸收和不斷蒸發,釉料收縮過大而形成一定寬度的初始裂紋,在升溫階段的后期熔融的釉料填充到初始裂紋中。隨著燒成溫度升高,保溫時間加長。蚯蚓走泥紋由深變淺,呈現逐漸淡化的趨勢甚至消失。
如何選購鈞窯瓷器
選取鈞瓷其次要瞄準“紋路”是否奇特。紋路分迸片行紋兩部分。迸片即開片,形成的視若破碎指感光滑的鈞瓷特殊審美風格。行紋名貴的有:珍珠點、魚籽粒、蛛網紋、冰片紋、蟹爪痕、蚯蚓走泥紋、菟絲縷、袈裟片、火狐衣等。這些紋路為鈞瓷的審美增添著極多情趣。在宋代曾以是否具有蚯蚓走泥紋作為鈞瓷珍品的`必備條件。
選取鈞瓷釉色的雅致是指釉色的豐富,過渡的自然,相得益彰于景觀的主體思想。鈞瓷的釉色以紅為主,名貴的有珠砂紅、雞血紅、胭脂紅、火焰紅、玫瑰紅、楓葉紅、寶石紅、瑪瑙紅、桃花紅、朝霞紅、夕陽紅等,歷史上名貴的還有天青、雨過天晴、玫瑰紫等。
選取鈞瓷,首先要抓住“景觀景致”是否鮮明,其次要瞄準“紋路”是否奇特,再者是選取“釉色”是否雅致,最后選其工藝是否精細。掌握了“景、紋、釉、工”四項基本上可以為選取正品、精品、珍品、奇品等級別打下了基礎。
選取鈞瓷首先要抓住“景觀景致”是否鮮明。好的鈞瓷能夠表現一種完美的主體精神,體現華夏民族文化的底蘊,反映“天人合一”的哲學思維。如“暖巢掛盤”、“精靈之舞掛盤”等。它們以生動的形象、意象、物象,在自然窯變狀態下得以物化,思維奇異。奇妙的是這些鈞瓷“景致”因人、因時、因境而“仁得見仁,智者見智”,殊途同歸于美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