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我們所說的黃榛,是“胡同四十四號廚房”的老板娘,這是一家非常美味的美食店,在這里,米酒都是老板娘自己釀造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黃榛的自制米酒吧。
黃榛講述了米酒的制作過程,選用糯米或者白米,“有人還加一點麥粉”,將它泡一下之后蒸熟,蒸熟之后涼透,“一定要讓它涼透,不然米的熱度就把酒曲破壞了,這樣做出的米酒就會發(fā)酸,不會發(fā)甜。”涼透的米鋪在攤開簸箕上,把酒曲磨成粉,均勻地攪拌在米上面,“2斤米,一般用2克酒曲。”
拌完之后,就可以用容器封起來,裝的時候可以在米的上面挖一個洞,邊上再放一點涼水進去,“涼水要非常少,控制在20℃左右。”米上的洞,就能很容易觀察,米酒的漿是不是已經流出來了。
她還指出,在制作米酒的過程中,有一點非常重要,酒曲里面千萬不能有油,有油就發(fā)酵不了,有油就會有其他的,酒曲控制不了,就會滋生。而且他們選用的是浙江衢州的酒曲,“如果選用四川的酒曲不是特別的香。” 米酒發(fā)酵兩天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品嘗了,如果發(fā)酵地時間再長一點,就會發(fā)酵出15度的米酒。如果要度數高一點的米酒,也可以少放一點水,比如5度的米酒,就可以不放水,完全用米物制化出糖漿,如果要度數低一點的米酒,就可以多放一點水。而且米酒在做完之后,要用涼水隔一下,或者放在冰箱里,讓它終中止發(fā)酵。
由于米酒發(fā)酵時的溫度要求比較高,因此做米酒時,如果是季節(jié)交換的時候,氣候不好把握,失敗率就高一點,而春秋兩季的成功率則相對高一些。他們在做米酒時,一般是一次做出20斤左右的米酒,做完之后再接著做下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