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作為川酒和我國濃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于2006年5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中國窖”之稱的瀘州老窖,其持續釀造了440多年的1573國寶窖池群,傳承了690余年的傳統釀造技藝,創造了許多業界的傳奇。但成功只能被模仿,且從未被超越過,那瀘州老窖是什么香型的白酒呢?具體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瀘州老窖是濃香型白酒
四川瀘州老窖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濃香鼻祖,酒中泰斗”,中國大型白酒上市公司(深交所股票代碼000568)。
其1573國寶窖池群1996年成為行業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統釀制技藝2006年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世稱“雙國寶單位”,旗下產品國窖1573被譽為“活文物釀造”、“中國白酒鑒賞標準級酒品”。
2、瀘州老窖酒口感怎么樣
瀘州老窖營造出“國窖·1573”“無色透明、窖香幽雅、綿甜爽凈、柔和協調、尾凈香長、格典型”之風格特點和瀘州老窖特曲(原瀘州大曲酒)“窖香濃郁、飲后尤香、清洌甘爽、回味悠長”之濃香正宗。瀘州老窖作為大曲酒的發源地、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白酒、濃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尊為“酒中泰斗、濃香正宗”,濃香型大曲酒亦稱瀘型酒,其1573國寶窖池作為行業唯一的“活文物”,于1996年被國務院頒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窖1573”酒因此成為中國白酒鑒賞標準級酒品。
3、瀘州老窖成為行業首家擁有“雙國寶”的企業
瀘州老窖共擁有窖池10086口,其中百年以上老窖池1619口,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釀酒老窖池群落。
瀘州老窖以“讓中國白酒的質量看得見”作為質量理念,在產品質量上永遠精益求精,生產高品質的國窖1573、瀘州老窖特曲、百年瀘州老窖等產品。其中,瀘州老窖特曲于1915年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1952年獲評首屆中國四大名酒,并成為唯一蟬聯五屆“中國名酒”稱號的濃香型白酒,被譽為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瀘州老窖奉行“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的企業哲學,以“敬人敬業,創新卓越”為企業精神,與社會同行、與環境相依、與人類共存,追求“在中國燦爛名酒文化熏陶中,全人類共享幸福美滿的生活”。
4、瀘州老窖酒這么好,與釀造有躲不開的關系
公元1324年,制曲之父郭懷玉發明甘醇曲,釀制出第一代瀘州大曲酒,開創了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史。及至明仁宗洪熙元年,釀酒大師施敬章經過多年努力,改進了曲藥中含燥辣和苦澀的成份,同時研制出“窖藏釀制”法,使瀘州大曲酒生產工藝更趨完善,讓大曲酒的釀制進入了向泥窖生香轉化的“第二代”。到天啟年間,瀘州酒風悄然興盛,繼郭懷玉、施敬章后,第三代窖釀大曲創始人——國窖始祖舒承宗應運而生,繼承舒氏酒業,直接從事生產經營和釀造工藝研究,總結探索了從窖藏儲酒到“培壇入窖、固態發酵、脂化老熟、泥窖生香”的一整套大曲酒工藝技術。至此,濃香型大曲酒的釀造進入“大成”階段。而后六百九十余年師徒相承,口口相述,傳承至今。
國寶窖池群是“活文物”,自建成投糧釀酒至今,從未間斷過釀酒生產,窖泥微生物不斷馴化富集,形成龐大的微生物體系,所釀造之酒質日臻完美。
曲藥是瀘州老窖酒釀造的發酵生香劑,以瀘州特產軟質小麥為原料。圖二展示了“邊墊稻殼邊安曲、邊蓋稻草邊灑水”的“李友澄四邊操作技藝”安曲培菌發酵,是大曲微生物培養和復合曲香物質積淀的關鍵環節。
原酒釀造的工藝流程為:高粱→高粱粉碎→挖糟→糟醅拌糧→糟醅拌糠→糟醅上甑→蒸酒蒸糧→摘酒→糟醅出甑→糟醅攤晾→糟醅拌曲藥→糟醅入窖→封窖發酵→開窖鑒定→糟醅滴黃水→起運母糟→堆砌母糟→挖糟。
綜上所得,瀘州老窖是濃香型白酒,其種類系列很多,分為不同的等級,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不同的系列價格差異也是相當的大,高檔的瀘州老窖送親朋送好友不僅有面子,而且顯得既有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