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蘇白酒市場調研:地產品牌強勢,省外名酒“百花齊放”

5424

【中國白酒網】華東大陸地區涵蓋江蘇省、山東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上海市六省一市,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酒類消費市場的高地,對酒類品牌開拓全國化市場具有重要意義。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那么就目前而言,華東六省一市白酒市場的品牌格局如何?未來又有著怎樣的發展趨勢和機會點?帶著這些問題,酒說啟動了“華東六省一市白酒市場大調查”,以“問卷調查+電話采訪+實地走訪”的一線調研方式,力圖揭開華東白酒市場最真實的現狀與機遇。

坐擁8500多萬常住人口、11.64萬億元GDP總量、500多億白酒市場規模的江蘇省之于華東來說,更是“高地中的高地”。作為白酒市場“決勝華東,迎戰全國”的戰略要塞,江蘇省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白酒品牌來攻城拔寨,再加之其本身就是洋河、今世緣、雙溝、湯溝等知名酒企的生產重地,無疑成為了行業長期關注的焦點。所以從今天起,酒說將連續刊發華東六省一市白酒市場的最新動態,江蘇為第一篇!

1

600億:

地產品牌強勢,省外名酒“百花齊放”

在經濟發達的基礎上,江蘇以“蘇大強”著稱,所屬13個地級市全部都是全國百強地級市,這在全國絕無僅有,更重要的是,江蘇有8500多萬人口,是一個酒類銷售和生產大省。據江蘇省酒類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酒文化專業委員會會長修鐵鋼介紹,江蘇2021年產酒量總產值是518億元,酒類流通產值是932億元,江蘇人均消費酒的量是8.3升。

整體來看,江蘇的經濟發展位居國內前列,居民白酒消費氛圍濃厚,外加占比高的民營經濟(2021年57.3%)帶動了商務白酒需求,這使得江蘇白酒市場規模、主流價格帶均處于行業前列。在進行多方資料收集以及采訪調查時發現,絕大部分業內人士對江蘇白酒市場整體規模有著一致的看法:500億-600億,并且還在持續擴容。

而針對江蘇白酒市場主流品牌以及主流價格帶等問題,酒說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覆蓋了江蘇13市酒業經銷商,累計獲得有效問卷樣本798份,樣本主要集中在蘇南(南京、蘇州)、蘇中(揚州、泰州、南通)、蘇北(徐州、宿遷、淮安、鹽城)。

其中,在當地主流白酒品牌中,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5.71%的經銷商選擇名酒核心產品與江蘇地產酒,且地產酒的具體品牌以洋河、今世緣占主導,這正與江蘇省酒類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英曾表示的“江蘇市場整體呈現全國性一二線名酒和地產酒龍頭共同割據的態勢”不謀而合。

據不完全統計,省內兩大地產名酒洋河、今世緣的市場規模分別在115億、60億左右;而屬于外地酒的茅臺約有70億規模、五糧液約50億、國窖1573約10億、劍南春約30億、古井貢酒約20億、牛欄山約15億、水井坊與迎駕貢酒各約10億、汾酒與習酒各約5億……

分消費檔次來看,江蘇白酒消費結構主要集中在300-700元價位段。千元價位由茅臺、五糧液主導,國窖1573與洋河手工班跟隨;700-1000元主要由夢之藍M9、青花郎、君品習酒、摘要等產品所把持;300-700元以夢之藍M6+、夢之藍M6、夢之藍M3、國緣V3、國緣四開、水晶劍、古20、水井坊臻釀八號等產品為主;100-300元中海之藍、國緣對開、雙溝珍寶坊、郎牌特曲等均有滲透;100元以下比較受歡迎的產品則是本地酒廠低端產品和玻汾、牛欄山等全國化光瓶酒。

可以看出來,江蘇白酒市場的競爭水平非常高,省外名酒“百花齊放”,但本地品牌較為強勢,在次高端價位上與全國性品牌同臺競爭,在100-1000元價位上,多個價格帶其實都是由洋河和今世緣引領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調查問卷中的300-700元白酒主流品牌這一填空中,除了洋河、今世緣之外,劍南春與水井坊的提及率是值得關注的。

據南京升馬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敏表示,水井坊采取的是省代模式,在每個地區都有小代理商,憑借當地經銷商的精心耕耘以及符合消費需求的度數,目前在江蘇蘇南、蘇中市場比較暢銷。而劍南春同樣也是在蘇南區域更為暢銷,尤其是在商務宴席以及婚宴市場。江蘇屬于劍南春在全國的重點市場,400多元價位已經培育多年,目前該價位正在江蘇放量。

2

消費特征:

由北向南白酒消費升級,口味趨于多元化

結合問卷調研結果來看,江蘇白酒市場呈現出這樣一些消費特征:

第一,35.71%的經銷商認為江蘇消費能力強、400元以上高端酒消費多,與之相對應的是,40.48%的經銷商認為江蘇消費能力弱、200元以下白酒流行,而這其中以鹽城、南通的經銷商居多。結合對江南神韻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鑒等經銷商的采訪,蘇南經濟最為發達,消費能力更高一些,以300-700元為主流價位;蘇中地區受去年疫情影響,消費能力有所下滑,目前主流價位一般在200-400元;蘇北的消費水平會比蘇中更低一些,主流價位大概在100-300元,而且作為省內名酒“三溝一河”的產區,用酒上更偏向于本土品牌,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蘇北地區的經銷商更偏向于認為地產酒強勢、外來品牌難進入。

第二,26.19%的經銷商認為江蘇白酒消費兩級分化現象較明顯,高端酒與低端酒流行,200-400元消費量低,而這其中以南京、泰州的經銷商居多。結合第一個消費特征的調查結果,如果我們只統計蘇南的數據,可以發現這個概率可以達到近60%。這主要是由于蘇南消費者對于品牌關注度高且擁有清晰的價位認知,消費需求明確,總體呈現“自飲講究實惠、送禮講究面子”的傳統消費心理。

第三,88.1%的經銷商認為江蘇當地白酒主流飲用度數在42-46度。據了解,江蘇地產名酒“三溝一河”主打產品均為42度白酒,帶動了江蘇市場中度白酒消費的潮流,但目前隨著劍南春、水井坊等川酒的突圍,也使一小部分經銷商對高度酒產生興趣,乃至有人向講到“川酒的特點是52度,喝起來更帶勁!”

第四,毫無疑問,作為淮派濃香代表產區的江蘇,白酒消費自然以濃香為主,這也得到了95.24%經銷商的認可。同時江蘇也存在大量其他香型白酒,目前來看,醬香、清香接受度比較高,僅次于濃香,而鳳香、馥郁香、芝麻香、兼香也在江蘇得到很好的發展,體現江蘇市場本身開放性的特點以及消費人群口味多元化趨勢。

3

消費新需求與新機會:

醬香、清香起勢,300元以下有空隙

對于江蘇白酒市場的變化,在問卷調查結果中所能檢索到的出場率最高的關鍵詞一共有三個,分別是品牌集中度加強、醬香起勢、清香來襲。

首先來看品牌集中度加強,靖江市品真煙酒貿易商行總經理朱海峰表示以前在江蘇市場只要白酒有人推薦都會有消費者,但隨著本土龍頭洋河、今世緣長時間地進行消費者培育,使廣大江蘇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越來越高,再加上現在網絡崛起使信息進一步透明化,消費者的品牌意識也得到進一步提升,所以非品牌產品的銷售量在江蘇會越來越低,反而品牌化以及老牌子的產品更受到青睞,此外一些創意型品牌可能會存在一些機會。

華糖云商江蘇工作站站長、南京市酒協常務秘書長湯才月也告訴酒說,現在蘇酒集團中的洋河在堅守陣地,雙溝開始沖擊市場,在激烈的競爭中也得到迅速增長,還有古井貢酒、酒鬼酒這些品牌爆發得都不錯,感覺整個老名酒體系在江蘇很有亮點。

再來看醬香、清香起勢,其實從之前的香型分析(醬香28.57%、清香14.29%)中也可以尋到江蘇這個濃香大省“醬香起勢、清香來襲”的一絲痕跡。據江蘇金壺春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杰透露,現在醬香與清香在江蘇市場確實是值得關注的,清香型汾酒目前在徐州、鹽城等地的勢頭很不錯,在汾酒的引領下清香型白酒在江蘇有一定的培育空間;而受徐州(距河南比較近)的影響,江蘇的醬酒氛圍很好,五六百元的產品以國臺、釣魚臺、珍酒為主,兩三百元的金沙古酒、懷莊等口糧酒也不錯,目前郎酒、上海君道貴釀在江蘇的勢頭都很好。

而對于江蘇白酒市場存在的機會點,問卷調查結果不盡相同:“150-200元稍有空隙”、“100-300元價格帶有機會沖擊下”“百元以下將有突破”……總結而言,300元以下價格帶一定程度上來說還是有增長空間的。這也正與湯才月的說法如出一轍,“300元以下的外來產品在江蘇還是比較有機會的,因為400-600元價格帶的產品是賣得比較好的,外來品牌在江蘇基本上也是主做這一價格帶,像劍南春、水井坊、酒鬼酒,還有古井貢酒等都是做的400-500元價格帶,所以這一塊競爭特別激烈。”

另外,在調查問卷“哪個渠道競爭更為激烈”這一問題中,66.67%的經銷商選擇煙酒店,這也就一定程度上說明江蘇消費者選品更偏向于去煙酒店,而商務團購、商超、餐飲店有一定增長空間,且競爭力偏小一些。

特別感謝華糖云商江蘇工作站同事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