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甲旁邊的肉紅腫痛可能由甲溝炎、外傷感染、真菌感染、濕疹或接觸性皮炎、維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
1、甲溝炎:
甲溝炎是指甲周圍軟組織的感染,多由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常見于指甲修剪過短、倒刺撕扯或頻繁接觸水的人群。早期表現為局部紅腫、壓痛,嚴重時可化膿。治療需保持患處干燥清潔,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化膿時需切開引流。
2、外傷感染:
手指輕微割傷、倒刺處理不當可能導致細菌入侵。傷口周圍出現紅腫熱痛,可能伴隨黃色分泌物。需用碘伏消毒,避免沾水。若紅腫擴散或發熱,提示感染加重,需就醫進行抗感染治療。
3、真菌感染:
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常見于長期浸水或免疫力低下者。表現為甲周皮膚潮紅、脫屑,可能伴隨瘙癢。需保持局部干燥,醫生可能建議使用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乳膏,合并細菌感染時需聯合治療。
4、濕疹或皮炎:
接觸洗滌劑、化學物質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表現為邊界不清的紅腫、小水皰。過敏性體質者更易出現。需避免接觸刺激物,使用屏障護手霜,嚴重時醫生可能開具糖皮質激素類藥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
5、營養缺乏:
長期缺乏維生素B族或鋅可能導致甲周皮膚脆弱易損。表現為多發性甲周紅腫,常伴隨口角炎、脫發。需調整飲食結構,增加全谷物、瘦肉、海產品攝入,必要時在營養師指導下補充復合維生素。
日常應注意保持手部清潔干燥,避免過度修剪指甲或撕扯倒刺。接觸化學物品時佩戴手套,洗手后及時涂抹護手霜。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B、C及鋅的食物如胡蘿卜、雞蛋、柑橘、牡蠣等。若紅腫持續超過3天、出現化膿或發熱,需及時就醫排查糖尿病等潛在疾病。適當進行手指伸展運動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但急性期應避免擠壓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