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是最常見的淡水魚類,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池塘、溝渠、溪流、江河、湖庫等水體中,一般情況下都在水體底層活動,尤其喜歡棲息在水草豐茂的水域,即使到了冬季也很少離開水草區,下面一起來看一看鯽魚一次產多少卵吧!
一、產卵時間
鯽魚一般在3~7月產卵,但魚種、各地氣候等不同鯽魚產卵時間也不同,例如野生鯽魚一般集中在3~5月產卵,淇河鯽一年四季都可以產卵,高背鯽一般在每年的3~4月產卵,彭澤鯽一般在每年的4~7月產卵。
二、數量論述
鯽魚產卵量因個體不同而不同,例如1冬齡雌魚產卵量約1~2.8萬粒,2冬齡雌魚產卵量約2~5.9萬粒,3冬齡雌魚產卵量約2.6~6.8萬粒,5冬齡雌魚產卵量可達11萬粒以上,但鯽魚卵的孵化率只有5~10%左右。
三、產卵過程
鯽魚卵屬于體外受精,產卵時雌魚先將卵產在水草、石塊、枯枝等附著物上,然后雄魚再將精子排在卵,卵受精后約2~7天孵化成小魚,但體外受精方式的成功率非常低,因此鯽魚會大量產卵來確保后代數量。
四、魚卵孵化
鯽魚卵約2~7天孵化成小魚,但具體孵化時間因水溫等不同而不同,例如平均水溫15~20℃時魚卵5~7天孵化成小魚,平均水溫20℃時魚卵3~5天孵化成小魚,平均水溫20~25℃時魚卵2~3天便可孵化成小魚。
綜上所述。鯽魚的繁殖力超強,1冬齡雌魚產卵量約1~2.8萬粒,2冬齡雌魚產卵量約2~5.9萬粒,3冬齡雌魚產卵量約2.6~6.8萬粒,5冬齡雌魚產卵量可達11萬粒以上,但卵的孵化率只有5~10%左右。
鯽魚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廣泛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外的各大水系中,一般情況下都在水底游動、覓食、棲息,但氣溫或水溫較高時也會到水體中下層、中上層活動,下面一起來看一看鯽魚一般能活多久吧!
一、壽命論述
鯽魚一般能活10年左右,少數野生鯽魚能活15年以上。鯽魚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廣泛分布于各地的池塘、溝渠、溪流、江河、湖庫、沼澤等水體中,一般都在水體底層活動,若氣溫或水溫較高時也會到水體中下層、中上層活動,喜群集而行、擇食而居。
二、生長速度
鯽魚的生長速度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其中普通鯽魚1年才能長到1兩,3年可長到半斤,長到1斤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而工程鯽只需要2~3年就能長到3斤以上,另外生活環境不同鯽魚的生長速度也不同,例如在人工養殖時鯽魚的生長速度要比野生環境快2~3倍。
三、最大個體
鯽魚的個體大小因種類不同而不同,其中普通鯽魚(土鯽魚)一般都在半斤以內,偶爾能碰到1斤的土鯽魚就算非常稀有的了,工程鯽(湘云鯽)最大個體可達3斤以上,高背鯽最大個體可達6斤以上,從日本引進的白鯽魚(日本鯽、河內鯽)最大個體可達5斤以上。
四、生活習性
1、雜食性:鯽魚是雜食性魚類,其中動物性食物有枝角類、橈足類、輪蟲、搖蚊幼蟲等,植物性食物有植物莖、葉、芽、果實、碎屑等,另外硅藻類、絲狀藻類等也是鯽魚的最愛。
2、廣適性:鯽魚是廣適性魚類,不管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清水或濁水、大水體或小水體、高溫水或低溫水均能生存,甚至在低氧、堿性大的不良水體中也能正常生長繁殖。
3、底棲性:鯽魚是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度0~20米,一年四季除了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和特殊的環境以外都在水底活動,但氣溫、水溫較高時也會到水體的中下層、中上層游動、覓食。
4、變溫性:鯽魚是變溫性魚類,水溫0℃至32℃都能生存,最適宜水溫15~20℃,在這個范圍內游動活躍、食欲最強、生長最快,水溫低于10℃或高于20℃時活動減少、食欲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