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可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中醫治療、血漿置換、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過敏性紫癜通常由感染、藥物過敏、食物過敏、遺傳因素、免疫異常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療
過敏性紫癜患者需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皮膚出血。飲食宜清淡,避免食用海鮮、雞蛋等易致敏食物。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搔抓皮疹部位。急性期可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緩解關節腫脹癥狀。
2、藥物治療
輕癥患者可遵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組胺藥物緩解瘙癢。關節腫痛明顯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嚴重病例需使用醋酸潑尼松片等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癥。對于頑固性紫癜,可能需要使用環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劑。
3、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屬"血證"范疇,可辨證使用涼血止血類中藥。風熱傷絡證可用銀翹散加減,血熱妄行證可用犀角地黃湯,陰虛火旺證可用知柏地黃丸。外治可選用金黃散外敷或中藥熏洗患處。
4、血漿置換
對于重癥過敏性紫癜合并腎炎或消化道出血者,可考慮血漿置換治療。通過分離清除血液中的免疫復合物和炎癥介質,能快速控制病情進展。通常需要連續進行3-5次治療,每次間隔1-2天。
5、手術治療
當出現腸套疊、腸穿孔等嚴重并發癥時需急診手術。腸套疊可先行空氣灌腸復位,失敗者需行腸切除吻合術。少數合并睪丸扭轉者需行睪丸固定術。術后仍需繼續藥物治療原發病。
過敏性紫癜患者日常應注意記錄可疑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保持規律作息,適當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冬季注意保暖,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定期復查尿常規監測腎臟情況。出現新發皮疹、腹痛加重或血尿時應及時復診。飲食可適量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深綠色蔬菜,有助于改善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