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2017年寒冬已經走過了一半了。戶外活動沒什么想法,于是大家每到空閑,就想著喝點兒酒暖暖。但是喝酒真的能御寒嗎?
那么,喝酒暖身是什么原因呢?
一般來說,喝酒可使呼吸加快、血管擴張、血液循環的速度隨之加快、熱量消耗增加,讓人感到身上熱乎乎的;同時,酒里含有酒精,飲酒后導致神經出現短時的興奮,口腔和咽喉粘膜也出現輕輕顫動。這樣,全身就有一種溫暖和舒適的感覺。
1.喝酒御寒,這種說法對嗎?
2.果酒芬芳 抗疲御寒
3.女性當喝4種酒以在冬季御寒養生
實際上,這是調節體溫的中樞發生紊亂的前兆。
特別是酒喝多時,可引起體溫調節功能失調、熱量喪失增多,這時胃受酒精的麻醉,功能也明顯下降,人體產熱功能減弱。
那么,如果想要御寒,怎么做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呢?
一是要進食有營養的食物,增加熱量;
二是加強保暖。若是單純靠飲酒御寒,反倒不耐寒。
所以,不宜飲酒御寒。
那么,關于喝酒取暖,到底怎么理解呢?
人們喝酒后有熱乎乎的感覺,是由于交感神經興奮,加速肌體的代謝,釋放出能量。但這是短暫的舒服,隨著血管擴張,熱量大量丟失后,反而會感到寒冷。
但是,少喝幾口小白酒,舒經倒是真的哦。
喝酒究竟能不能御寒?
受影視或文學作品影響,或許大家都以為喝酒能御寒。但現實并非如此,喝酒以后酒精麻痹神經中樞,使人對寒冷的敏感度下降,同時刺激血管,使皮膚上的血液加速流動,在這兩種因素的作用下,喝酒能使人短暫地形成暖和的錯覺,但是由于血管的擴張和排汗,會導致熱量加速散失。因此喝酒不能夠御寒,如果不注意保暖,甚至會感冒或者生。
四個喝酒誤區
1、酒量是可以練出來的
酒精在人體中的代謝過程需要乙醇脫氫酶和乙醛分解酶的參與,這兩種酶的含量直接決定了酒量的多少,而每個人體內的酶含量都是固定的,不會因為多喝酒有所改變。所以,酒量是練不出來的。
2、女子不如男?
雖然喝酒的人群中男性比例大,好酒之人也是男性居多,造成了一種男性比女性酒量更大的假象。不過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的平均酒量為192ml,完爆男性的160ml。誰說是女子不如男,是巾幗不讓須眉。
3、酒精使人興奮?
醉酒的人情緒異常,行為變得更有攻擊傾向,甚至做出危害公共的行為,俗稱發酒瘋。不過,這并不是興奮的表現,恰恰相反,這是由于酒精對神經中樞有著麻痹和壓抑的作用,致使行為的失控,實際上隨著血液酒精濃度的升高帶來的不適,喝酒更多的是變得憂郁,而不是興奮。
4、臉紅者酒量好?
喝酒臉紅的人不容易醉,是否真的是酒量好?并非如此!酒精在人體內分解需要經過乙醇脫氫酶和乙醛分解酶的作用才能完成,臉紅是因為乙醛分解酶的缺乏導致酒精的分解過程出現異常,大量的乙醛使皮膚變紅,所以喝酒臉紅實際上這是一種酒精中毒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