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指大便次數增多,質地變稀,甚至帶有水或黏液,伴隨有腹痛等不良癥狀。嬰幼兒患腹瀉是很常見的,一旦嬰兒出現腹瀉,家長一定要重視。那么我們該如何進行嬰兒腹瀉護理呢?
一、保證充足的飲食
在嬰兒腹瀉過程中,腸道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應保證充足的飲食。家長可嘗試給嬰兒食用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湯、饅頭、餅干等,減少腸道負擔,促進腸道恢復健康。
二、進行補充水分
嬰幼兒腹瀉,由于電解質和水分大量丟失,很容易引起除脫水之外的一些其他危險。因此,家長在護理嬰幼兒腹瀉時,要保持水分攝入量,多給寶寶適量的溫開水、果汁、米湯等,以復合型電解質溶液為主,幫助恢復體內水電解質平衡。
三、保持皮膚清潔
嬰兒腹瀉后,由于大便會粘附在皮膚上引起肛門周圍的皮膚發紅、潮濕等不良反應。為了防止細菌感染,同時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爽,家長應根據情況在更換尿布時進行清理和消毒。
四、多休息
嬰兒患腹瀉是會不適感受到的,因此要注意給寶寶提供良好的休息環境,避免影響嬰兒的正常睡眠及休息。注意家庭環境清潔衛生,保證空氣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五、避免用藥
在嬰兒腹瀉的過程中,家長要盡量避免給寶寶隨意服藥。大部分情況下的腹瀉是病毒性的,在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不要給寶寶隨便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腹瀉。每次出現莫名其妙癥狀就使用藥物對寶貝身體的損害很大,這一定要注意!
六、密切觀察
在護理期間,家長要密切觀察嬰兒的狀態,包括大便質量、次數,精神狀態、飲食情況等,一旦發現癥狀有變則及時就醫。
嬰兒腹瀉時,除了以上一些護理方法,家長們還應定期帶寶寶到醫院進行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腹瀉,做好寶寶健康的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