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敗血癥的致病路徑及治療方法 敗血癥是怎么引起的

5424

敗血癥是指細菌、真菌或病毒等微生物侵入體內引起的全身感染病,病情危重,常常導致器官功能衰竭。那么,敗血癥是怎么引起的呢?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一、致病菌來源

1. 醫院病原微生物感染:在醫院里面接受不適當的抗菌治療、手術并發癥、醫療器械污染等可致敗血癥。

2. 社區獲得性細菌感染:常由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鏈球菌引起。

3. 營養不良、能力下降或疾病:包括長期臥床、衰竭、關鍵時刻的創傷、腫瘤和嚴重疾病的人。

4.繁忙的生活和不良生活習慣:如忙碌的生活和缺乏鍛煉、吸煙或者藥物濫用。

二、致病機制

1. 細菌侵入血液循環系統后,將毒素釋放到體內,導致宿主炎癥反應,進而導致多種病癥,如局部感染、發熱、癲癇等。

2. 細菌產生的內、外毒素在進入循環系統后,會引起全身的炎癥反應,繼發于全身各器官功能障礙,甚至導致血液循環障礙,最終出現敗血性休克。

三、治療方法

1. 外科手術:外科切除亞急性或慢性感染病灶;維持器官功能。

2. 抗感染治療:選擇敏感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藥物等治療;抗生素聯合使用有效。

3. 干預治療:灌腸制備、腸道微生態調整、營養支持、糖皮質激素治療、口服抗生素等治療都可以用于治療敗血癥。

4. 抗炎治療:如活化劑C以及綜合制劑能抑制細胞內外炎癥物質引起的反應。

5. 其他治療方法:輸血、提高免疫力、控制脫水和電解質平衡等治療。

四、預防方法

1. 保持良好的衛生和個人衛生;

2. 充分了解敗血癥的病因、診斷及治療方法;

3. 嚴格遵守感染控制原則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規范;

4. 加強醫療質量管理,避免醫療器械和藥品污染;

5. 需獲得更多用于敗血癥中的抗病毒、抗真菌等治療的有效藥物。

總之,敗血癥是一種危重疾病,要及時治療和預防,避免發生并發癥。只有加強衛生保健,預防感染,才能保證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