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生兒的噴射性嘔吐現象詳解 新生兒吐奶正常嗎

5424

噴射性嘔吐是新生兒時期比較常見的現象。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胃腸道還比較幼稚,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完善,還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另外,由于嬰兒的拍嗝技巧不夠熟練,容易出現嗆奶,導致嬰兒口鼻之間的連接管道不暢通,使胃內食物脹氣,進一步加劇嘔吐。

因此,出現噴射性嘔吐的現象是新生兒生理上的常見現象,如果僅是偶爾發生、嘔吐量不大,嬰兒精神狀態良好,體重增長也正常,家長不必過于擔心。但如果持續出現、嘔吐量明顯增多,甚至伴有失水、體重下降、精神不佳等癥狀,就需要及時就醫。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新生兒的噴射性嘔吐現象。

一、什么是噴射性嘔吐?

噴射性嘔吐是指嬰兒突然發生嘔吐動作,并且噴出來的嘔吐物量比較大,甚至甩出好幾口,射出遠距離。此時,還伴有腹部痛、呻吟和腸鳴音加快等癥狀。這種嘔吐現象通常在出生后的第一周開始出現,持續發生時間較短,通常在1-2個月內就會逐漸緩解。

二、噴射性嘔吐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性原因:新生兒消化系統尚未完全成熟,胃部的容量很小,而且胃腸道的消化酶分泌不足,所以在吃奶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大量的胃氣和刺激,由此引起噴射性嘔吐。

2.飲食過量:喂養的次數和量過多,吃飽后胃壁張力瞬間增大,壓力大的胃急速排放以適應新的需求,使得肚子里的奶液猛地涌出,引起嘔吐。

3.姿勢不正確:孩子喝奶時的姿勢不正確,如吃的太快、吃時站立或者橫著喂,會導致吞咽不順暢而發生嘔吐。

4.反復喂奶:如果嬰兒吃完奶后不打嗝或拍嗝不徹底,胃內氣體積累增多,胃壁擴張,進而刺激知覺神經,引起嘔吐。

三、應該如何預防和處理噴射性嘔吐?

1.正確的喂奶姿勢:母乳喂養者應該采取趴著喂養法,奶瓶式喂養者應讓嬰兒在正確的角度傾斜,充分利用引力來排氣。

2.低頻慢速喂養:一次喂養量應該減少,每次喂奶間隔應拉長,保證嬰兒消化道內不會產生過量氣體,從而減少嘔吐。

3.適當按摩背部:在喂奶過程中進行背部按摩,有利于排氣及促進消化。

4.拍嗝好壞決定噴射性嘔吐的發生:在喂完奶后要及時幫嬰兒拍嗝,手法與頻率正確,平均每次拍6-8下即可。

四、什么情況下需要去醫院?

1.頻繁嘔吐:每天嘔吐5次以上,或每周發生2次以上,嘔吐量大,直接影響營養吸收和增長。

2.伴隨其他癥狀:比如腹瀉、體溫超過38℃、皮膚黃疸、呼吸急促、肚子脹氣,或嬰兒表現為異常煩躁、睡眠不規律、無力等情況。

3.病史:如果家族中有類似情況,或寶寶出生前、出生時或新生兒期有病史、低體重或低血糖等異常情況,則需及時就醫。

總的來說,新生兒噴射性嘔吐現象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不必過于恐慌。但在平時應該注意適當的預防和處理,保證出現問題時及時就醫,為寶寶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