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網】在近日“走進汾酒第一車間——全國主流媒體原糧(大麥)基地行”活動中,汾酒表示將打造綠色原糧基地標桿。今年以來汾酒原糧基地加大對新品種的選育推廣,最新研發成果“汾酒大麥30”“汾酒高粱30”也在現場亮相。
綠色原糧基地是汾酒生產的第一車間。十年前,汾酒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優選各類優質糧食產區,自建汾酒原糧基地。其中位于甘肅的山丹軍馬場因優質的土壤、氣候、環境,成為汾酒的大麥生產基地。山丹軍馬場大麥種植技術員王佳偉介紹,“山丹軍馬場海拔比較高,種出來的大麥蛋白含量較高,適合做酒曲,尤其適合釀酒。”
在新品種培育方面,今年以來,汾酒原糧基地加強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和推廣。活動現場,山西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大麥專家周元成介紹了最新研發成果“汾酒大麥30”,現已在農業農村部進行登記為“汾麥30”。通過比較試驗,“汾麥30”的制曲率和出酒率以及原酒酒樣感官評分均優于現在所用大麥品種。“下一步,我們將嘗試構建汾酒的‘制曲’專用大麥的企業標準,為汾酒未來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打下基礎。”周元成說。
山西農業大學高粱研究所高粱專家平俊愛則介紹“汾酒高粱30”新品種,擬定在農業農村部登記為“汾粱30”。其出酒率高,且產量高、穩產性好,有極高的耐瘠性強和養分利用效率。經試驗表明,2021年新品種“汾酒高粱30”有廣闊的適用范圍和應用前景,目前已通過了汾酒原糧基地種植試驗。
從2012年至今,汾酒在山西、河北、吉林、內蒙古、甘肅等地規劃建設原糧基地約120萬畝,從釀酒源頭出發打造一套貫穿全產業鏈的統一標準。今年,汾酒原糧公司進行“可追溯系統+手機管理軟件+派駐基地管理員”新模式探索,實現了對各基地種植全過程數字化的監督管理。
山西農業大學高粱研究所專家張福耀對新京報記者說,釀酒企業大規模自建原糧基地改變了白酒行業重工藝、輕原料的傳統觀念,意味著酒企認識到優質原糧對酒體的影響,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表示,希望通過實地考察,讓大家深入了解汾酒在糧食安全、原糧基地建設、生態循環產業鏈等方面做出的努力,進一步推動汾酒的品牌發展。